茶器

  • 铁壶留雅韵,诗画可入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茶人开始认识、收藏、迷恋铁壶。拥有一把铁壶不仅可以怡情养生,更是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一种方式。闲暇之余,坐在窗边静静品茗,提起一把饶有年头的铁壶,看着水柱由壶嘴自上而下倾入紫砂壶中,爱茶随着水花旋转浮起,浓郁的茶香扑面而来。聆听窗外树叶沙沙作响,备感温暖安宁。 探寻铁壶之源 江户中期,日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一般百姓因为经济的成长,都有能力接触茶道,于是便有了日本铁壶的出现。铁壶在起初的日本茶道中叫“铁釜”,铁釜没有提梁和壶嘴,煮沸的水要用小竹勺舀出来,就像我们今天从汤盆里往外舀汤。因为这样用起来很不方便,后来...

    2022-08-07 08:44:23
    684
  • 公道杯为何叫公道杯?它的使用有哪些讲究?

    茶具中的公道杯,又称匀杯,分茶器。一壶茶,如果直接倒进杯子,先倒出来的茶淡,后倒出来的茶浓,每个人杯中的茶浓淡都不一样。使用公道杯,就是为了均分茶汤,由此也升华到精神层面,继承了“公道”精神。 使用公道杯倒茶有不少礼仪上的讲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拭干底部 公道杯放在茶盘上底部容易沾到水,给客人倒茶前,先把公道杯在茶巾上“蘸”一下,保持干爽清洁,避免底部滴水。 高冲低斟 泡茶时讲究“高冲低斟”,冲茶时需要悬壶高冲,意在激发茶香;而用公道杯给客人斟茶时需要尽量靠近杯子,一方面可以减少香气散失,另一方面避免溅出茶汤。 只倒七分满 俗...

    2022-08-07 04:51:03
    806
  • 日本铁壶是怎么制造的?

    作为传统工艺的南部铁壶制作需要高超的技术和经验,多达80道以上的工序,想要独自一人完成须修业至少15年,若要将自己的名字篆刻于壶上,则需要近40年的修业时间才有资格。 详细步骤: 1、制作铸物的模具 首先在纸上描绘出需要制作的器型,通常以圆形或扁圆形居多,这与加热均匀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再从图面上勾勒出断面图,依照断面图制作铸型的模具“木型”。在发展初期多用木制模具,如今已使用铁制,所以“木型”的名字被保留了下来。木型分上部胴型下部尻型和盖三部分,在铸型中填充的部分“中子”也是使用木型制作的。木型制作好后就要进行铸型的加工,使用川...

    2022-08-07 00:57:43
    682
  • 最适合男士用的十把壶,满满的男子气概

    奥玄宝在《名壶图录》中,将紫砂壶喻为各类凡人:“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脱俗如衲子。” 每把壶都像是一个不同的人,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 男士和女士对紫砂的喜欢和追求也是不一样的,下面这10把壶可谓非常适合男士使用,满满的男子气概! 1.秦权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权”就是用来称量用的秤砣;“秦权”壶就是仿其外型。 壶身高耸,由下至上收敛,自然流畅,壶钮为扁弧,拉大纵向空间感。截盖微鼓,沿与盖浑然一体。 2.龙头一捆竹 罕见的清宫御制紫砂器,道光帝为...

    2022-08-06 21:04:23
    693
  • 什么样的茶,用什么茶具泡呢?

    “好茶配好器”,茶具的材质对茶汤的香气和味道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茶具多以材质的不同来进行分类。如今,最常使用和出现最多的茶具主要有紫砂茶具、瓷器茶具、金属茶具、玻璃茶具等。其中,精致典雅、精品荟萃的紫砂茶具和晶莹细腻、端庄淡雅的瓷器茶具,得到饮茶人最广泛的青睐。 青瓷茶具以浙江生产的质量最好。宋代,作为当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已达到鼎盛时期,远销各地。明代,青瓷茶具更以其质地细腻,造型端庄,釉色青莹,纹样雅丽而蜚声中外。青瓷因色泽青翠,用来冲泡绿茶,更有益汤色之美。不过,用它来冲泡红茶、白茶、黄茶、黑茶,...

    2022-08-06 17:11:03
    750
  • 从法门寺出土文物,看唐代茶道的全过程!

    1987年,法门寺唐代地宫重现天日,规模之大、器物之精,令举世震惊。 2016年11月,法门寺地宫珍藏文物空降深圳博物馆,重磅大展,再次引起世人注目。 在这琳琅满目的珍贵文物中,一套唐朝皇室御用的金银茶具更是吸引了无数学者的关注。被誉为是世界上现存最早、规格最高、配套最完整、工艺最为精美的茶具宝物。 据出土的《献物账》碑载,供奉茶具为:“笼子一枚,重十六两半。龟一枚,重二十两。盐台一副,重十三两。结条笼子一枚,重八两三分。茶槽子、碾子、茶罗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两琉璃茶碗、柘子一副”等。 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这些茶器,给我们完...

    2022-08-06 13:17:43
    638
  • 茶夹:茶道之君子

    茶夹,又称茶铲,茶夹功用与茶则相同。茶夹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唐宋,当时的茶人喝茶之前通常把茶叶先烤火或在笼子烘焙除去潮气,直接用手实在太烫,便用茶夹将茶夹着,称为炙茶,当时茶夹也称之为茶铲。 如今,虽不用炙茶,但茶夹有了新的作用:可用来将茶渣从壶中挟出,或者,更常用的是拿它来挟茶杯,取代用手端杯奉茶,既不烫手,也给客人更卫生干净的品茗体验。 其实,茶道中的“道”,正如《茶之书》中所讲:与其说是路径,不如说“道”的意义是“在路途上”。它是无穷幻化的精神是无尽生成的过程,一方面不断返回其自身,一方面却也藉此呈现出新形态。 无论干泡还是湿泡,茶具或...

    2022-08-06 09:24:23
    769
  • 为何朱泥成品率低?

    朱泥是争论较多的一种矿料,成品率也较低。原来有无朱不皱、从某些方面说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朱泥原料的颗粒比含量小,并且干燥及烧成收缩率比较大,因此容易产生很多意外的毛病,如:皱纹、变形、开裂等。 但是有很多朱泥壶是不起皱的,从一些历史作品看,有皱纹的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朱泥成品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矿料因素 赵庄、红卫等地出产的朱泥因收缩变形率较大,一般只能做一些较小的产品。部分黄龙山朱泥,其质性介于紫砂红泥和朱泥之间,矿料颗粒比含量较大,干燥及烧成收缩较小,不易起皱,可以制作较大型的作品。从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部分较大型的...

    2022-08-06 05:31:03
    689
  • 古人告诉你茶具怎么摆好看

    茶具的摆设对于茶叶的品饮,欣赏,以及美感的塑造有重要影响。 茶具摆放图式1 上层:茶叶罐(锡制)、茶则(竹制)等。 下层:高茶壶一把、香插、香炉。 茶席中间放置:白泥炉(含木制底托)、炉上为侧把壶。 左边放置:茶鼎(旧时烹茶煎茶用具,多为铁制)、鼎上为提梁壶。 剩余物件:团扇。小茶笼、茶巾、提梁壶,杯托、壶托、品茗杯等。 茶具摆放图式2 右上角茶棚, 上层:茶叶罐(锡制)、茶叶罐(瓷质)、茶则、茶巾。 中层:杯托(花瓣状)、茶杯倒置。 底层:大茶壶(雕花纹)、香插、香炉。 茶席中间放置:白泥炉(含木制底托)、炉上为提梁壶。 左边放置:八角陶炉(含青石石托)、炉上为侧把壶。 ...

    2022-08-06 01:37:43
    674
  • 茶道之魂·茶碗

    日本茶具种类繁多各有千秋,今天我们将要细说的则是茶具中品种最多、价值最高、制作最为考究,甚至被作为所有茶具代称的茶道之魂茶碗。 茶碗作为茶的载体,以其眼目间的观赏性、握于手掌之中的触感、与在品茶时,茶汁通过碗口入喉时所带来的味觉,在无形中散发着古韵与魅力。日本茶道入门以“识器”开始,之后才讲究“修身”“静心”的意境。 日本茶碗种类繁多,若按外形分类,仅从碗口区分便有镶边、外翻、内凹、歪斜、山路起伏状等多种类型。若从整体造型区分则有碗状、筒状、半筒状、四方状、平状、桃状等样式。 日本茶人会根据季节与茶的种类来选择...

    2022-08-05 21:44:23
    658
  • 怎样用紫砂壶泡茶?紫砂壶第一次怎么用?

    茶,味觉的审美 为了这个审美,我们的先辈显然是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的。余光中先生说“世上的其他事情都可以忙出来,唯有文化是闲出来的。”诚哉斯言。 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支,从唐到现在,茶具(茶的承载物)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从陕西法门寺出土的唐代茶器到现代的各种杯盏,其外形和用途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 于茶而言,茶器的“用”,是很重要的。目的明确了,茶器的研发生产和制造就有了依据。宋代兔毫盏的流行,只是为了更好的欣赏茶叶沫浡。当然,建盏的美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呈现,它在宋代无疑是实用器,其用在视觉的审美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

    2022-08-05 17:51:03
    874
  • 茶具之美,妙不可言

    爱茶之人可以说是每日茶杯不离手的,一套精美的茶具,带来的不只是袅袅茶香,更有不尽的美学 宜兴紫砂壶 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陶器是我国最早的茶具,而陶器中的佼佼者当属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早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崛起,成为别树一帜的优秀茶具,明代大为流行。 紫砂茶具有造型简练大方,色调淳朴古雅的特点,外形有似竹节、莲藕、松段和仿商州古铜器等形状。 紫砂壶和一般的陶器不同,其内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烧制而成,由于其成陶火温较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还能吸附茶汁,蕴蓄茶叶,且传热不快,不致烫...

    2022-08-05 13:57:43
    626
  • 怎样去除铁壶的铁锈?

    其实铁壶生锈不必太过担心,因为铁壶生锈不会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危害,它只是会影响茶或水的口感而已。如果觉得锈渍很难看,确定要除锈,那么一定要想办法使裸露的铁质生成新的防锈层。因为铁壶若无防锈层,铁质直接暴露与空气中,将加速锈化,减短其生命周期。 最为简便的做法是将清洁完成的铁壶,使用茶叶水煮过一遍。因茶叶中的丹宁会与铁化学反应生成丹宁铁薄膜,丹宁铁组织呈现黑色状态,是一种金属表面的惰性层,可以阻隔铁材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份产生氧化作用之效。 铁锈是一些铁的氧化物的统称,通常为红色,由铁和氧气在潮湿环境下生成。不同情况下会生成不...

    2022-08-05 10:04:23
    635
  • 元代有哪些瓷器,元代人用什么喝茶?

    一个爱茶痴茶的人,去赴一场正式的茶会,或者去好友的茶馆蹭茶,或者参加三五好友的茶聚,又或者恰巧赶上一场不期而遇的茶的分享会,他一定会从自己随身带的小包里,取出专属于自己的品茗杯,而这只品茗杯即茶杯的造型不外乎是二十多种造型中的一种。茶杯的名字通常都跟它们的形有关,釉、纹饰、工艺也决定一部分因素。杯的名字一般是跟它们的形相关联,有的叫杯,有的叫盏,有的叫碗,有时它们也可以用来喝酒。笔者在这一系列中简介各种造型的随身品茗杯,本文介绍的是高足杯。 高足杯也称马上杯,它同于高足碗,上为碗形,下有高柄。高足杯也称靶杯,外观美丽,实用方便,是...

    2022-08-05 06:11:03
    733
  • 银壶与各材质茶壶泡茶之间有什么区分?

    茶具种类繁多,材质也不一样。人们在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常见茶具,有纯银茶具、紫砂、瓷器、玻璃、塑料等各种材质,单外观而言,它们之间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那么,各种材质冲泡茶叶有什么区别呢? 纯银茶具煮水时所释放出的银离子钠离子能为人的身体起消毒的作用。有极少量的银会以银离子的形式溶解在水中。银离子能杀菌,每升水中只要含有一千亿分之二克的银离子,就足以使大多数细菌死亡。 银壶煮水,能使水质变软变薄,古人谓之“若绢水”就是说水质柔薄爽滑犹如丝绢。另外,本身洁净无味,而且热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锈,不会让茶汤沾染异味。银的热传导性在所有的...

    2022-08-05 02:17:43
    680
  • 你该用多大的盖碗才合适?(讲解男女适合用的盖碗规格)

    使用盖碗,男女有别。喝茶盖碗因人而异.如何用盖碗泡出一杯好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正常的盖碗容量大小一般在100ml-300ml之间。而不同的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女性的手比较小,需要小巧的茶具 女性的手比较小,需要小巧的茶具。 选择盖碗一般大小不要超过150ml。 所以最合适的盖碗大小就是100-150ml的。 当然也可以再小一点, 就是80ml的,这样的盖碗规格也是存在的。 而150ml大小的盖碗一般是多大的呢, 大概杯口直径9cm,高8cm左右。 所以个人认为女性用的话可以再小一点,120ml的最合适。 这种盖碗大小适中,若是材料是薄胎的盖碗, 那么拿...

    2022-08-04 22:24:23
    792
  • 纯度多少的银壶值得购买?你真的知道吗?

    好的银壶,煮水可杀菌,可净水,可健体,好处奇多。好的银壶,可共赏,可养生,可收藏,可传家,亦可陪主人喝一生的好茶。 那么,到底怎样的一把银壶才能称之为好壶呢?多少纯度的银壶才值得购买呢?下面就随银壶客一起探讨探讨!首先带大家了解一下银纯度的分类,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银的纯度分类 银的纯度一般有三种:一种是足银;另一种是纹银;还有一种是镀银。这三种银的纯度不同,材质和用途也略有差异。 1、足银 足银含银量大于等于99.0%,常见的有千足银999和足银990,由于足银过于柔软,不易铸造成心仪的首饰造型,且容易磨损和氧化变黑。因此不太适用于首饰制作。 2、纹...

    2022-08-04 18:31:03
    724
  • 手工银壶,烧水应该注意什么?

    每一把手工银壶都是一件贵重精美的茶器,同时它也是一件纯美的全手工艺术品。加之,金工师对其的创作加工,银壶本身就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传承和人文故事,而且相比瓷、陶、紫砂等材质的壶相比不易损坏,但细致呵护还是需要每一位拥有它的新主人所必须做的。 手工银壶用来烧水能非常明显地改善水质,净化水质、提升茶汤口感,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纯度高的银是可以食用的,所以它同时兼具很多养生功能:平心境、暖肠胃、消菌杀毒等。在饮茶或茶道中的运用主要还是帮助获取最为优质的水源。其次每一把手工银壶也是金工工艺和唯美生活品质的呈现者! 手工银...

    2022-08-04 14:37:43
    880
  • 从发货地能区分银壶是手工还是机制?

    常常有朋友会问到银壶聚集地,为什么说是云南手工银壶却从其他地址发货。这一点也一直是银壶客要写出来跟大家分享的。 银壶产地主要分为两块: 一是手工产地,二是机制产地。 手工:云南 说到手工银壶,最为广知的要数云南。 云南白族自古就对金属器皿有着很深渊源的民族,在云南的星云湖畔和洱海边,有着许多手工匠人。他们多以手工金属器皿为主,最常见的就是银器和铜器,从脸盆到镜子到酒具等生活用品应有尽有。 手工匠人们走街串巷,到西藏、青海、贵州等民族地区,学习打制民族手工器具,后回到家乡。再加上云南本也是一个产银大省,云南新华当地人有着世代相...

    2022-08-04 10:44:23
    764
  • 适合自己的茶壶,你有吗?

    每天喝茶的你,有了一款自己喜欢的茶,作为新茶客或者老茶客,喜欢的专属茶壶你有吗?银壶客今天来跟大家说一说这个壶呀。 一、茶与壶的关系 茶为器生,器为茶来。淳香的茶,盛放于相得益彰的器皿中才显得圆满;精美的茶器,也只有经过茶香的滋润,生命才算完整。要以取悦茶的方式冲泡茶,只有这样才知道茶美在哪里,然后才能享受喝茶。所以泡茶第一件事,要为茶找一个适合她的茶壶,而且绝对不能在这件事上马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概就是这样。 二、享受泡茶的过程,茶是钟爱的,壶是倾心的 喝茶是享受的,而泡茶的整个过程是舒心平静的,那怎么做到舒心平静的泡一杯...

    2022-08-04 06:51:03
    794
  • 为何都喜欢用紫砂壶泡茶?

    古今中外好饮茶之人喜欢使用紫砂壶泡茶,这都是由于宜兴紫砂壶特殊的材质,使其具备了以下几个特点: 1、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能使茶叶越发的醇郁芳沁。 2、紫砂壶使用的时间越长,壶身越有光泽,因为茶水本身在冲泡过程中可以养壶。 3、紫砂壶的冷热急变性好,但朱泥除外,比较娇嫩。 4、传热慢,而且保温,若使用提携无烫手之感。 5、坯体能吸收茶的香气,用常沏过茶的紫砂壶偶尔不放茶叶,其水也有茶香味。 6、紫砂壶的泥色与经常冲泡的茶叶有关,泡红茶时茶壶会由红棕色变成红褐色,经常泡绿茶时,砂壶会由红棕色变成棕褐色。壶色富于变化颇耐人寻味。 7.宜...

    2022-08-04 02:57:43
    786
  • 红木茶台与茶文化

    “茶”字看似简单,却蕴含深刻。寥寥九划,就将茶义刻画得生动有力。这是一种“水木茶香柔”的茶道意境,水的包容,茶的入味,木的承担,香的释放,柔的心境,细细品味,绵长悠远,无处不在。以品茶之心面对世俗万变,或许更见一份泰然,一份宠辱不惊,一份宁静致远。 木,“茶”义之承载。《茶经》第二章写到“茶之具”,即制茶的过程需要哪些工具,配备什么样的设备。可见茶具在茶文化中的重要性,而其中又以具有中国古典魅力的木质茶台最为主要。作为品茶人与其他茶具的承载者,茶台是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独自品茶,还是以茶会友,或是以茶待客,一张好的茶台都能为品...

    2022-08-03 23:04:23
    870
  • 爱喝茶的人,谁家不多备几个盖碗?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说起盖碗,爱喝茶的人谁家没有好几个盖碗,陶的、瓷的、紫砂的、玻璃的、还有高大型、细腰型、方正型、扁平型的。 扁平型的盖碗重心比较接近杯口,在倒茶的时候不会太吃力,而且可以欣赏叶片在玻璃中翻腾旋转,实在是赏心悦目。 茶汤,深情的点缀 普洱用玻璃盖碗泡茶时,最喜欢就是用沸水高冲,水柱倾斜而下,可以观察到茶叶在水中浮浮沉沉,反复翻腾,激发出沉寂已久的香气,最后释放出不同茶类的风韵。而那一抹迷人的汤色,就是玻璃盖碗最...

    2022-08-03 19:11:03
    618
  • 日本铁壶是怎么制造的,你知道吗?

    作为传统工艺的南部铁壶制作需要高超的技术和经验,多达80道以上的工序,想要独自一人完成须修业至少15年,若要将自己的名字篆刻于壶上,则需要近40年的修业时间才有资格。 详细步骤: 1、制作铸物的模具 首先在纸上描绘出需要制作的器型,通常以圆形或扁圆形居多,这与加热均匀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再从图面上勾勒出断面图,依照断面图制作铸型的模具“木型”。在发展初期多用木制模具,如今已使用铁制,所以“木型”的名字被保留了下来。木型分上部胴型下部尻型和盖三部分,在铸型中填充的部分“中子”也是使用木型制作的。木型制作好后就要进行铸型的加工,使用川...

    2022-08-03 15:17:43
    654
  • 手打的银壶,有灵气

    在中国古代,银器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历代均以“煮水以银壶为贵,泡茶以银壶为尊”。近年来,银壶凭其精良的工艺和东方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底蕴,备受藏家关注。 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说道:以银制壶且雅且洁,既可完整保持茶之原味,且用之恒久,但很奢侈。 银本是贵金属,经手工捶打成银壶后价格就更不亲民了,因此它向来是宫廷皇家把玩之物,存世量少。 而纯洁的白银,须经数十工序,涉数百工具,历数万次落锤和退火,由工匠心、手、力通融合一,千锤百炼,始成银器。 30多万次敲打成型 重复是手工艺的基础,手打银壶利用了银的延展性,要无数次敲打和烧灸。 除把手与壶盖,壶体...

    2022-08-03 11:24:23
    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