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器

  • 茶具选择上的那些潜规则!

    人们经常对茶叶评头论足,对泡茶用具注意的却不多。然而器为茶之父,茶具对茶汤的影响不容忽视。针对不同的茶叶应选用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茶具进行冲泡。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茶具选择上的那些事! 根据茶的发酵程度来选择不同粗细程度的茶具: 发酵程度越低的茶,就越适合质地细密的器具,比如绿茶发酵程度最低,则适合使用青瓷或玻璃器皿,乌龙就适合用泥质较细的紫砂,黑茶则宜用粗陶或泥质较粗的紫砂。 这是因为质地越细密,越容易将发酵程度低或不发酵的茶的温润体现出来。而对于质地较粗的器具,则能吸收老茶异味,有助于老茶浊气散发。 根据香气多少来选择...

    2022-08-11 09:57:43
    819
  • 茶与器,相濡以沫!

    热爱茶之人,必会热爱茶器。 淳香的茶,盛放于相得益彰的器皿中才显得圆满。 精美的茶器,也只有经过茶香的滋润,生命才算完整。 茶与器,搭配出最温暖的记忆,而我们用嘴唇来感受他们共同带来的温暖和亲切。 器物因被使用而美,美则惹人喜爱,人因喜爱而更频繁使用,彼此温暖。 器物不设答案,重要的是使用者,端正了喝茶的心,就拥抱了茶的滋味。 我们试图通过茶与器,茶与人,人与器,相互之间关系的故事,端捧对话,相濡以沫。 ...

    2022-08-11 06:04:23
    734
  • 你的茶席还差了什么茶具呢?

    茶道六君子 茶桶:用于盛放茶艺用品器皿的器筒。 茶漏:在置茶中,用于放置在壶口上,可以将茶叶导入壶中,防止茶叶掉落在茶汤中,影响喝茶口感。 茶则:又称“茶勺”,用于将茶叶盛入茶壶中,也可以用于衡量茶叶用量,确保投茶量适中。 茶夹:又称“茶筷”,可以将茶渣从壶中夹出,也可以用于夹着茶杯洗杯,防止洗茶杯时烫手。 茶针:又称“茶通”,是用于疏通茶壶的内网,以保持水能流畅的从壶嘴中流出,不会被茶叶堵塞。 茶匙:又称“茶拨”“茶扒”,是一种细长的小把子,主要用于挖取泡过的茶、茶壶内的茶。 茶席装饰 桌旗:是摆放在茶桌上的软装饰品,功能类似与桌布,用于装饰茶桌...

    2022-08-11 02:11:03
    679
  • 盖碗那么多,什么材质的才好?

    作为茶席之上的基础款,无论是刚入门的茶小白,还是泡茶游刃有余的老茶客,总会备上那么几只盖碗。 盖碗,可谓种类繁多,对于想挑选盖碗的茶友们,不妨根据其材质来挑选一款合乎心意的盖碗。 1、陶质盖碗 茶具最早是以陶器为主。陶质盖碗中比较常见的有粗陶、紫砂等等。粗陶粗而不陋,质地踏实稳重。 在陶器中首推紫砂茶器,明文震亨《长物志》记载“壶以砂者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紫砂材质的盖碗,色泽温雅,使用越久,色泽越发光润。透气性好,用紫砂盖碗泡茶,色香味皆蕴。 追求茶汤的老茶客,往往更偏爱紫砂材质的茶具,一来紫砂可养,二来出来的茶汤口感往往...

    2022-08-10 22:17:43
    858
  • 这些变化万千的电烧建盏,是这样烧制完成的!

    在建阳,百分之八十的建盏都是出自电窑。 陈祥松是“金油滴”开宗大师黄美金的徒弟,尽得师傅真传。2018年,陈祥松做的“紫金祥钵”盏,被中国工艺美术馆馆藏。 这个看起来像大冰柜似的柜子,就是烧建盏的电窑。 电窑一层放八个,一共放两层,算下来一个炉一天能烧出16个盏,但这16个盏可不是个个都能拿的出手,通常成品率大概也就在20%到30%。 松木的油脂与氧气结合,才会出现电窑建盏美丽的斑纹。 同样是电窑烧制建盏,国家一级高级技师邱华忠的建盏烧制技艺更是一绝,他可以通过调制矿釉,烧制出不同花色的建盏。 邱华忠建窑建盏国家一级高级技师:建盏这么...

    2022-08-10 18:24:23
    723
  • 紫砂壶,怎样“识假、防假”,保持头脑清醒不被忽悠!

    宜兴的独特材质紫砂,造就了我们广大的能工佳匠,造就了宜兴这个陶都名片。他们创造的宝贵财富和一件件留存于世的精美工艺品,就是工艺的证明、品质的证明。所以说紫砂是一种特质、紫砂是一门工艺、紫砂是一种品质、紫砂是一门道德! “造假”,“识假”,“防假”是市场经济永恒的主题,特别是在紫砂壶流通领域尤为突出。所以怎样在购壶过程中既能享受茶文化带来的乐趣又能保持头脑清醒不被忽悠,这是个颇有难度的命题。 高名头、获奖证 有的制壶人名头挺高,世界某某,全球某某,中华某某,国家级某某,实际上这些名头根本不能代表其专业技术水平。尽管某人的某...

    2022-08-10 14:31:03
    818
  • 浮雕银壶,何以纳清茗

    “以壶瀹茗,当备新泉活火,随瀹随饮,以尽色香味之蕴。”手工制器,于细微处必体现出沉淀濡染的文化记忆,作者与使用者也在悄无声息的文化传承中相互切磋砥砺。 素银,古时作为杯盏器皿之用,因色泽雪白朴实耐用,故名之。随着岁月更迭,版纳茶文化的兴起,现今以银制壶冲泡普洱已合于茶文化之中。素银制成的茶器,因其岁月历久,刻痕越发彰显。朴素的质地、淡然的神色,更与传统茶事那“清淡冲和”的精神相契。 01.以壶瀹茗 历代傣族名家工手,都精心研习佛法,与佛往来甚密,因此创立出了许多独特纹饰器型。手捧一把传统的银壶,清赏品啜之间,可与古时傣族体验同样的清心...

    2022-08-10 10:37:43
    691
  • 银壶的使用和保养

    1.盛水位保持在整壶容量的80-90%位最佳,否则外溢的水会将加热炉烧坏,也会导致其它不必要的危险。 2.银壶不得在无水状态下加热,避免部分焊接处受高温而损坏。 3.银壶的加热可使用电陶炉或电炭炉。 4.每次使用完之后,用电炉的余热烘干壶内剩余的水分,并用柔软的干棉布轻轻擦拭。 5.当使用过程中有污垢或者变色时,使用擦银布清洗,也可用牙膏、棉布擦拭清洁壶身。 6.如果长期不使用的话,请在擦拭后,用软布或者纸包裹并放于阴凉处保存。 ...

    2022-08-10 06:44:23
    867
  • 茶壶倒出来的是汤?

    近日,广州气温骤降,许多人在家总爱泡上一壶功夫茶,握在手中,细细品尝,既暖手又暖胃。 除了功夫茶受欢迎,今日笔者为大家推荐一道功夫汤同样大受欢迎功夫鲜石斛竹笙汤。 本周食材: 竹笙 竹笙,真名为“竹笋菌”,是中国名贵山珍。竹笙不仅珍稀味美,营养也十分丰富,其所含人体必须氨基酸占其氨基酸总量的42%,是一种难得的保健食品。同时,竹笙的药用价值也极高,具有补肾壮阳、益胃清肠、抗老防衰、消炎止痛、减肥等多种功能。 干虫草花 “虫草花”并非花,实质上是虫草子实体,而不是冬虫夏草子实体,属于一种真菌类。其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以及虫草素、甘...

    2022-08-10 02:51:03
    680
  • 公道杯这样用,不知不觉就得罪人了

    席上,待客礼仪隐藏在细节之中。简简单单一个倒茶,倒得好,宾主尽欢,倒得不好,可能最后不欢而散,主人还觉得莫名其妙。 公道杯,作为茶席上的重要器具,可以均匀茶汤的浓度、平衡茶水的多寡,表现出主人的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公道杯的作用主要在于均衡茶汤,将冲泡好的茶汤注入公道杯,再平均分至每一杯中,使得每一个人品鉴茶汤时都是同样的滋味。 除了分茶,公道杯同时也可起到沉淀茶渣的作用。 有的茶叶在冲泡时不宜使用过高的水温,可以将煮沸的水先倒入公道杯中片刻,再注入茶壶,起到降温之效。 但下面这几个细节,如果犯了就会很失礼。 错误一:悬杯高冲 泡茶时...

    2022-08-09 22:57:43
    756
  • 铁壶煮出的茶汤发黑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煮茶,即是一件简单的事,也是一件难事儿。简单在于,将茶投到壶中煮即可,但想煮出好喝的味道却很难。 煮茶好不好喝,时间是关键,当水煮沸时就可以关掉电源或火源,如果再继续煮下去,煮出的茶汤只会变的更浓,这就像是在泡浓茶,温度越高浸泡的时间越久,茶汤也就相对变的更浓。 如果您是喜欢喝浓茶的朋友,倒也不妨试试看。 所以水开了,就可以将茶汤倒出,这时的口感与香气,都还蛮接近一般用紫砂壶或盖杯所冲泡的口感与味道。这时铁壶内的水温还是处于一定程度的高温,即使不再加热,还是可以利用水温,慢慢释出茶应有的物质,大概只要掌握好时间,煮茶其实还蛮容易的。有...

    2022-08-09 19:04:23
    853
  • 怎样用紫陶壶冲泡出一杯普洱茶的好滋味?

    普洱与紫陶作为云南土生土长的茶道与器道,在地理位置上的靠近,有了相近的“物性”,在云南人的情感上,有了共通的“人性”。两者在物质与精神上的相伴相生,似亲如兄弟。 普洱茶的发源,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而建水陶也历史较久,制作源远流长,历史上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瓷的说法,一代代传承,到近现代便传承到了建水紫陶。 为何说自古茶器一家,从历史渊源上可以看出一二,茶道绕不开器道,器道离不了茶道。再加上古时交通阻隔,物品流通性差,基本都是就地取材...

    2022-08-09 15:11:03
    695
  • “茶道六君子”,用对了是茶道,用错了就是大笑话!

    喝茶在中国由来已久,从古至今,不少文人雅士都喜欢用“品茗”来抒遣胸臆,或品味人生,或修身养性,韬光养晦。茶,已经成为人们骨子里的情怀寄托和精神追求。 那么,要想从“品茗”中让精、气、神与茶、禅、意相互交融,除了遵循倍增雅趣的茶俗礼仪之外,茶具茶器也是增加雅兴和渲染意境的外辅工具。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品茗”所需要的茶具“茶道六君子”,它们分别是什么,具体用途有哪些,本文都将进行详细说明,对茶道感兴趣或者才初入茶道的茶友们,希望这些能给你们派上用处。 喝茶不像喝水,端着杯就能倒流入腹,喝茶需要慢慢的“品”。对于爱茶者而言,“...

    2022-08-09 11:17:43
    873
  • 铜壶或者铁壶生锈怎么处理

    因为没有任何涂层,铁壶在使用中内壁出现些许猩红的锈点是非常正常的。 只要锈点不是太多,水质依然清澈,就不影响使用。 用自来水养壶的话,随着水垢的不断累积,在有效改善水质同时,水垢会形成一层保护膜覆盖在锈点处,阻止进一步的锈蚀。 如果铁壶内部出现铁锈并导致沸水变浑,可以把锈点刮掉,往壶中加入适当普洱或者柠檬片或者淘米水,并注水至六七分满,反复煮沸,使茶中的丹宁和铁锈反应,使之不再蔓延。 铜壶溢水怎么办 一般我们用铁壶煮水基本上就煮80%的量,而且水快烧开时要揭壶盖。 铜壶怎么保养 铜壶不是日常盛水的容器,不要用它盛放水,必须现烧现灌水。...

    2022-08-09 07:24:23
    856
  • 傣陶有信仰的陶:普洱茶与千年傣陶相得益彰

    每一次接触到精美的傣陶陶器,一次次被它深深地吸引和打动,这应该就是傣陶文化遗留在它专属时空的痕迹。在西双版纳看到的那些高高的塔尖,以及每一个普通陶罐匀称的罐身,就是西双版纳的傣陶剪影。对傣陶的迷恋,正如对这片土地一样,难以割舍。 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为“理想而神奇的乐土”,中国西双版纳、老挝琅勃拉邦、泰国清迈与缅甸景栋被称为傣族四大城,历史上,西双版纳由于地理交通相对封闭,使得众多的传统手工技艺得以原样保存,其中傣族慢轮制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2006年6月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2-08-09 03:31:03
    874
  • 十四世纪之前的陶瓷茶具与茶事

    一次传统文化课,问同学:“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是什么”?回复瞬间震惊了!“可乐、雪碧、王老吉”。香蕉你个巴拉!可可与咖啡不知道就算了,茶怎么可能不知道?然而,在标准答案被广泛质疑的今天,也不好否定同学们的自主创新。快节奏的生活,已经很大程度的改变了我们的饮食习惯。悠闲的沏茶慢饮,的确不是青年人的菜。茶难道就要输在这慢条斯理的饮用方式上吗?未来,我们真的要塑料瓶盛茶,口对口品茗吗?茶与陶瓷相守了数千年,是否也要就此别过?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茶的饮用方式的确曾发生过几次转变。现在流行的沏茶法及茶具,成形于十四世纪的元明时期。而在十四世...

    2022-08-08 23:37:43
    753
  • 茶具的品类和选择

    钱并不能够让人闲下来,因为钱永远是不够,但是茶可以。坐在茶桌旁,泡壶茶,偷得浮生半日闲,何等奢侈,何等的享受。 喝好的茶,不仅要有好的茶叶,更要有好的茶具。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了解茶具。 都有哪些茶具可供选择呢? 01青花瓷茶具 青花瓷简称:“青花”,白地蓝花,白地的韵味不同,蓝花发色更是千变万化,如今青花瓷已经是中华风的重要元素,可以说,青花是自唐以来从未衰退的时尚热点。 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色彩鲜明,典...

    2022-08-08 19:44:23
    654
  • 看明代茶人许次纾怎样品评茶具

    许次纾(15491604),字然明,号南华,明代著名茶学者,出生于浙江钱塘,地近宜兴。明代自上而下对茶叶生产工艺进行改良后,宜兴和相邻的长兴生产的岕茶名噪一时,而许次纾则对宜兴的片茶情有独钟。 清代厉鹗《东城杂记》中载:许次纾方伯茗山公之幼子,跋而能文,好蓄奇石,好品泉,又好客,性不善饮。所著诗文藏富,有《小品室》、《荡栉斋》二集,俱失传。其所著茶学著作《茶疏》一卷,深得茗柯至理,堪与陆羽《茶经》相表里。该书撰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前有姚绍宪、许世奇二序后有许次纾自跋。全书涉及范围较广,包括品第茶产、炒制收藏方法、烹茶用器、用水用火及饮茶宜忌...

    2022-08-08 15:51:03
    750
  • 泡茶壶的容量多少最合适?

    壶的容量,影响置茶量,牵动着注水量,是品茗泡茶时的决胜关键。然而,持壶者容易忽略一把壶实际的容量,依据视觉来判断壶是“大壶”、“中壶”或是“小壶”的粗略概分发,往往令持壶者措手不及。用俗称“三杯”、“六杯”或者是“八杯”的意象语言来指涉壶的大小,这种既存在模糊又真实的壶量认知,常常困惑着持壶者,壶的容量到底如何才能掌握得宜? 一、容量不单是壶的容积量 明辨壶的容量不单是看这个壶装水的容积量,而是在泡茶前先分清楚所用茶杯的大小,思考每一次注水泡茶所得的茶汤能供给几个人分享?注水量还与茶的种类、品茶人的味蕾以及饮茶习惯有关,环...

    2022-08-08 11:57:43
    694
  • 铁壶雅韵,诗画入茶

    茶道讲究“静”,花道讲究“定”,香道讲究“沉”,三者并称为三大雅道,蕴含了佛教禅宗文化的精髓。 茶道与一般艺术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普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或是生活的态度。 有人说,不论身在何处,喝到一杯好茶的感动,都让人有“归家”的感觉。 喝茶应该是一件简单的事,也因为它的简单,我们才能在其中寻找平静、宽广、安详的内心之“道”。 好茶离不开好茶具。在众多茶具中,有这样一件特殊器皿,最为茶人青睐。它便是用来泡茶、储茶的茶壶。 壶因茶而生,茶因壶而雅,茶壶相伴,淡久生香。 在轻盈升腾的壶水中观看佳茗,婀娜多姿,美不胜收! 铁壶凭借着古朴优雅...

    2022-08-08 08:04:23
    873
  • 银壶究竟怎样影响着茶水呢?

    随着茶文化的推广,人们对茶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实一壶好茶是茶叶、茶汤、茶具的相互结合。 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质不同、茶具不同或者冲泡技术不同,泡出的茶汤无论是色泽、汤感、入口、香气等等都会有不同的效果。虽说喝茶是喝其本质,但是使用上好匹配的茶具和掌握科学适合的冲泡技术,使茶叶本身固有的品质能充分地呈现出来,岂不是更完美。 茶汤的形成除了依靠本身选择的水质外,烧水壶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而烧水壶也是整套茶具冲泡的根本,直接影响着整个茶汤的变化。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银壶究竟怎样影响着茶水呢? 众所周知的是银壶导...

    2022-08-08 04:11:03
    835
  • 银壶有什么制作工艺?论银壶做工做工的重要性

    在很少接触银壶的人看来,银壶贵在材质。对于真正懂银壶的朋友来说,银壶贵在做工。特别是在白银价格低迷、人力成本飙升的今天,更是如此。 到底什么样的做工才是好工呢?今天,就从银壶制作的胎工、錾工、打磨工这三个主要工种仔细说一说。 胎工水平决定银壶实用性与造型美观度 造型是银壶艺术的基础,造型好坏首先决定了银壶是否好用,同时也是后续錾刻和表面处理的基础。胎工的工作包括壶身、壶把、壶钮、壶盖、壶耳等零部件的生产与组装成型,胎工水平高低决定了银壶的造型质量。 尽管五湖四海的朋友对银壶造型会各有钟爱,正所谓环肥燕瘦,但基本要求还...

    2022-08-08 00:17:43
    692
  • 日常清洗篇:建盏怎样养?

    建盏,为茶而生,因茶而盛。既然建盏是专门用来喝茶的器皿,我们就要好好掌握如何清洗建盏这个步骤。 一、清洗新盏 对于建盏,不像紫砂壶开壶那么繁琐复杂,可以用牙膏或用清洁布擦拭,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开水或茶汤浸泡约半小时以上。因为建盏从生产到销售难免会经过不同人的手,为了使用更放心,可以用开水煮几分钟。 二、清洗宋盏 如果是已经正常使用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宋盏,那么无需那么复杂,直接清洗或者烫洗一下正常使用即可。 如果是新出土的宋盏,那么处理起来可有点麻烦,因为长时间埋于土中,土壤的天然味道也会随之进入盏内,土腥味会影响到品饮茶汤...

    2022-08-07 20:24:23
    863
  • 怎样区分底槽青和清水泥?

    紫泥是一个“泛概念”,紫泥是夹泥矿层的一个夹层,矿体呈薄层透镜状。原矿颜色呈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成后外观颜色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紫泥主要成分为水云母,并含有不等量的高岭土、石英、云母屑及铁质等。单种原料即具有理想的可塑性;泥坯强度高,稳定性佳,易掌控;紧密结实,成型较易,可制大品。 紫泥制壶,烧成颜色偏红,泡养以后似红泥料。成壶透气性佳,热淋变色率高,亲茶,易养成。 底槽青矿属于紫泥矿中的优质矿料。紫泥矿是上下叠置、分层积聚的,采矿者俗称为头槽、二槽、底槽。清水泥矿位于中层,底槽青矿位于最底层。 底槽青 烧成后呈紫...

    2022-08-07 16:31:03
    900
  • 新手使用银壶一定会遇到这些问题?

    说实话银壶确实有些“娇贵”,毕竟是贵金属,对于很多刚接触银壶的新手来说使用和保养起来都是一个问题。有些朋友更是因为这些原因就对银壶望而止步,其实会有这样顾虑的朋友大多是因为不了解银的特性。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银壶的一些特性有所了解之后,使用保养起来就方便多了。 下面的内容就给大家说说银壶使用途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还有如何解决“锈点”和“黑点”。 相信很多壶友都遇到过这个问题:银壶内壁出现了锈点,黑点,就是像一个小洞眼。很多朋友在遇到这个问题时第一反应就觉得是质量问题,其实不是。 导致这样的原因有两...

    2022-08-07 12:37:43
    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