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器

  • 你的茶席还缺什么?

    泡茶可以很随意,一壶一杯快哉一天;泡茶可以很讲究,什么茶配什么器,什么器入什么席。从简至繁的变化,可以随心而为,也可以根据喝茶场合布置。不管是初入茶界还是早已“茗”声大噪,茶具的挑选和搭配永远都有说不完的乐趣。 我们整理了茶席上常见的器具与茶友们分享,快对照一下自己的茶席,还缺了哪些好东西呢? 基础茶具: 茶壶/盖碗:用于泡茶。 公道杯:用于均匀茶汤、分茶。 品茗杯:用于喝茶,杯子较矮。 闻香杯:用于闻茶香,杯子较高。 杯垫:用于盛放品茗杯,递茶。 茶盘:用于盛放茶具、排水。 茶荷:用于盛放观赏茶叶,并置入茶壶。 茶叶罐:用于储存茶叶。 茶巾:用于清理...

    2022-07-26 05:04:23
    683
  • 漫谈普洱茶与茶具(一)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于中国人是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事。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华民族繁衍,发展。时至今日,中国是茶的故乡,云南是茶的原生地己被世界公认,世界上众多国家的饮茶文化莫不出源于中国,中国是世界茶文化传播的起源地。 China英文一词一直有三种解读:一是比较流行的说法,共源于其本牙词意是瓷器,而中国又是陶瓷的故乡;二是china一词的产生与两千多年前的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有关,因其强大故英文中的秦是chin:第三个观点则与茶持上了钩。 相传第一个到达中国的欧洲人马可波岁在中国上岸时遇...

    2022-07-26 01:11:03
    683
  • 茶仓:另一个茶人品茶的“茶空间”

    茶仓,俗称茶罐,作为储存茶叶的器皿,其不同材质所体现出的优缺点也适合搭配不同种类的茶叶。如果说茶人品茶之地是“茶空间”,那么安置茶叶的地方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茶空间”? 茶仓里承载着宇宙和自然,盖子打开那刻,一闻就知了,扑鼻而来的就是茶山上的雨露和草木。如果保存得当,茶释放真味又何止在开仓时刻?每一次开罐、每一次闻香、每一次注水,茶叶一次次释放,芳香均不相同,尽是惊喜。 1.陶瓷茶仓 陶的材质透气性佳,尤其适合后期会产生变化的福鼎白茶、普洱茶,适合修饰焙火重的茶,可使茶叶变得香醇可口,譬如乌龙茶、岩茶和青茶。瓷器茶仓,娟秀雅清,但其材质...

    2022-07-25 21:17:43
    854
  • 什么是茶海?你对茶海的认识

    平时随口说的茶海、茶盘,虽有一些区别,但更多时候,一旦用上手后,再小巧的茶盘,我们也开始习惯称之为茶海。 “茶海”一词的叫法源于江浙一带,一到夏天,当地人或会友或待客常三五人坐在一起,有事没事喝喝茶、谈谈天。为适应这种茶的冲饮流程,人们把古老的根艺家具相结合,制作出一种既方便烹茶、品茶,又具有根艺或根雕类审美意识的独特茶具茶海。 但茶海有别于茶几或其他的代用品,有实用性、工艺性、独特性。既然称之为海,就必须具备排水系统。有的茶托也有排水和盛多余的水的这一套系统,但它又不能叫茶海,茶托是单一的,所谓的“海”,是取其喻意,比喻很多同类...

    2022-07-25 17:24:23
    834
  • 百年铜壶煮春秋,五万锤才能锻打出一把

    一手执一块两毫米厚的圆形铜板,一手握一把趁手的锤子,将加热的铜板缓缓浸入水中,淬火后,将质地变软的铜板置于木桩上,就着桩上木窝的弧度,开始下锤击打 每一锤落下,就微调铜板位置、变换落锤力度。伴随着“铛铛”的锤击声,锤头在铜板表面落下丝丝印记。每一锤对铜面的改变或许微乎其微,但随着时间推移、锤痕累积,最初的铜板不断变换形状。从浅浅的铜盆,到深深的弧度、更流畅的曲线。 不断重复淬火、重复锤打,圆形铜板四周,荷叶般的皱褶慢慢收拢、平滑,逐渐有了壶的大致形状 位于杭州余杭临平的一间工作室里,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的第五代传承人朱军岷,...

    2022-07-25 13:31:03
    728
  • 在香港,一只手冲咖啡铜壶是怎样诞生的?

    高楼林立的香港,一位年轻咖啡师从大厦拐进油麻地的小巷,这里是跟现代摩登香港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隐匿、怀旧、传统。 他在一家老店门口驻足: “老板,我想打个咖啡壶。”戴着袖套的老人抬起头:“可以。” 在他头顶,是一块饱经沧桑的大字招牌:炳记 炳记铜器 炳记铜器是香港仅存的铜匠店之一,由陆炳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拥有超过70年历史。 今天,炳记的老板是陆炳先生的儿子陆树才和陆强才。两兄弟十多岁进入这个行业,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 摩登和传统一定对立?未必! 这次接下咖啡壶制作生意的老师傅,是年过七旬的叶运辉老师傅。 每天,他都穿着白汗衫,坐...

    2022-07-25 09:37:43
    725
  • 怎样辩别紫砂老壶?

    在紫砂市场上,以今冒古,仿冒古代名人所制紫砂壶的很多。别说现在,就是在历史上,名人紫砂壶都是当时仿制的重点,现存很多历史上仿制的名人名壶,真假难辨。以最近的民国来说,紫砂高手们在上海朗氏艺苑,仿古代名家之作,可达以假乱真的地步。 有关紫砂器的专著和文献记载比较少,而考古发现有明确纪年的器物更少,所以,紫砂古器的鉴别比较困难。那么紫砂古壶如何鉴别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紫砂古壶,古代的紫砂壶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1、古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自然风化与磨损。这一类基本是紫砂实用器物,没有养护,没有包浆。 2、经过盘养、泡养等养护,而产生包浆,有光泽...

    2022-07-25 05:44:23
    700
  • 银壶这样的平面錾刻你一定会喜欢

    手工银器装饰工艺的表现形式,我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平面纹样性装饰、立体雕塑性装饰、色彩镶嵌性装饰。之前断断续续跟大家讲过一些有关錾刻、雕刻的知识,今天银壶客在这里跟大家整体的总结一下手工银器装饰工艺中的平面纹样性装饰。 平面性装饰,即在银器表面所表现出的阴线或阳线勾勒出的装饰纹样图案,这种纹样的线条或纤细如发,或粗犷似浮雕,一般和器物在同一平面上或略低于器物表面。所以学者常称之为“平面纹饰”。 平面性纹样,它结合錾刻工艺技术,表现了云南丰富的装饰纹样。其中,植物纹和几何纹多运用单层的线刻,这种单层刻线纹饰结构严谨,一...

    2022-07-25 01:51:03
    619
  • 茶杯的这二十种类型

    茶喝得多了,杯子就喜欢经常换,我们用不同质地、颜色、形状、大小、高低、厚薄的杯子来品茶,茶汤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气质,有时差距大的令人惊讶。 茶杯的力量,足以改变茶汤的风味。 话说,茶杯的名字通常都跟它们的形有关,而釉、纹饰、工艺也决定一部分,今天我们来领略下茶器之美,了解一些见过却不知道的茶杯名称。(多数为青花杯的杯名,有些杯名也可以用到其他的杯上,茶杯有叫杯,有叫盏,有叫碗,有时它们也可以用来喝酒。) 品茶由杯开始,教你识别20种茶杯。 1、盏 器皿,盛装液体的日常器具,材质通常为陶瓷,木,竹,金属等。宋代有黑、白、酱、青、白和青白釉茶盏,以黑...

    2022-07-24 21:57:43
    747
  • 为何明星、名人们都喜欢用银壶呢?是因为好看?

    《我是歌手》总决赛之夜。小岳岳因牵不到手而被推上了微博热搜,称为歌手舞台上最大的一个亮点。此后,李健也在采访中做出了回应。 为什么银壶客会突然八卦说起这些呢?说来也是缘分因为这个视频。 一位朋友来找我订制一把银壶。正是因为李健这段视频,眼尖的朋友就会发现,在李健的视频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村长李锐和李建坐在茶桌前一起喝茶闲聊,而茶艺师美女泡茶所用正好就是银壶。 无论是古装电视剧还是明星现实生活中,银壶总是受到名人追捧。 刘诗诗和老友们用银壶烧水泡茶,刘诗诗还特意和银壶来了一个特写,足以表明对银壶的喜爱。 还有一位大佬那就...

    2022-07-24 18:04:23
    604
  • 我有三只杯子:水杯、茶杯、品茗杯

    我有三只杯子:水杯、茶杯、品茗杯。 我的第一只杯子,是盛水的。清水清澈透明,无味无色。 小时候我出门经常带着它,它伴着我上学,伴着我玩耍,伴着我游戏人间,伴着我浪迹天涯。当然,最重要的作用是为了解渴。幼时,出门前,母亲总会在杯子里盛满开水,每一次都不忘记叮嘱:“要喝热水,不能喝凉水!”。 就像儿时的我,对未来一无所知;无色无味。就像母亲的爱,看不见,摸不着,但总能喝上一口热水,暖过夏、温过冬,心温暖的脸通红。 我的第二只杯子,是盛水的。香茶,香水茉莉花香沁人心脾。 少时最喜欢的就是这味道,水一开往杯子里一冲满屋子的香味儿。“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

    2022-07-24 14:11:03
    677
  • 建水紫陶泥料制备详解:好泥料才能做出好陶器

    建水紫陶泥料制备的工序分为取料、醒料、选料、配料、碎料、淘洗滤浆、滤泥、醒泥八大工序,今天就为大家详尽介绍一下建水紫陶泥料是如何制备的。 取料 取料是烧造建水紫陶的基础工作。在传统的制作条件下,原料的出处与泥料配兑比例和成品品质有直接关系,因为,与砖红壤性红土共生的各色陶土原料外观质量和色泽并无明显区别,但品质成分却可能存在差异,陶土原料中硅、铝、铁、铬含量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导致陶品质量和呈色的变化。为保证陶品质量,有的艺人固定原料的出处,并坚持自己挖采,以挑选自己熟悉的优质土料。当地人将未经处理过的陶土原料称“生...

    2022-07-24 10:17:43
    745
  • 茶具文化:方圆之间,处世之道

    中国的茶具经过历过历代的茶人在形式、内容、功能上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使茶具组合这一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茶具作为与饮茶之风气密不可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茶具的直接视觉、感受成为品饮茶的先导。种类繁多的茶具,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主泡具;二是辅助茶具。 在选用茶具时,需要总体考虑三方面:一要有实用性;二要有欣赏价值;三要利于茶性的发挥。再就是各茶具的特性不同,因此,在选购时需要注意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需根据其质地不同、喜好风格特点及适宜的价格进行选购。 茶具的质地主要有紫砂类、陶瓷...

    2022-07-24 06:24:23
    847
  • 现代纯手工银壶,已入寻常百姓家

    说起银壶,大家可能会感觉比较陌生,因为生活中比较少见。这也难怪,由于银壶价格不菲,非一般家庭能够承担,自古以来都是皇家御用之物,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不入寻常百姓家。 不过银壶可不是仅仅用来彰显气派的花架子,而是真正爱茶者不可或缺的神器。 据说,在公元前三百多年,皇帝亚历山大带领军队东征时,受到热带痢疾的感染,大多数士兵得病死亡,东征被迫终止。但是,皇帝和军官们却很少染疾。 这个谜团直到现代才被解开:原来皇帝和军官们的餐具都是用银制造的,而士兵的餐具都是用锡制造的。银具有能杀菌消毒、净化水质的功效。 其实茶界早有煮水以银壶为贵,泡茶...

    2022-07-24 02:31:03
    676
  • 盖碗进化史:盖碗喝茶VS盖碗泡茶

    一身雍容华贵的首饰,纤细的手指轻拂精致的盖碗,平稳端起,用杯盖拨弄两下茶汤,小嗦一口,再平稳的放下。一捧一刮,微微摇头,既是修养又是身份的象征。这是清宫剧中时常出现的场景,尤其是皇宫内院、大户人家都会直接使用盖碗喝茶,而从不用杯子。只有江湖路边的野摊儿,衣衫褴褛的路人,才会用茶壶将茶汤倒在粗碗里喝,或许连喝茶也称不上,只是解渴。 可是对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而言,盖碗是和紫砂壶一样重要的泡茶工具,茶杯茶碗才是喝茶的工具。于是乎每次古装剧热播的时候,总有人说,“盖碗应该是用来泡茶的,并不是直接用来喝茶的,道具组也太不走心了!”可是几乎所有...

    2022-07-23 22:37:43
    604
  • 将紫砂壶养出漂亮的包浆,其实很简单!

    很多人问:养壶要养多久才能看出效果?其实这个并没有统一标准。 一把新壶从开始泡第一壶茶的时候就开始和你结缘了,你要细心地呵护它。新壶显现的光泽往往都较为暗沉,然而紫砂天生具有吸性,倘若任其吮吸壶内的茶液,时间久了,便能使壶色光泽古润。 如果“养壶”的方式得当,就能养出漂亮的包浆,晶莹剔透、珠圆玉润的最佳艺术效果。 紫砂壶是有灵性的,养壶的过程中,壶吸收了主人的情感和灵性,甚至是智慧、豁达、果敢、孤傲等个性特征。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人养出来的壶是不一样的原因了,其中除了方法的不同,还有投射在壶身上的情感是独一无二的。 紫砂壶需要...

    2022-07-23 18:44:23
    724
  • 银壶到底是生银还是熟银呢?

    你的银壶是“生银”还是“熟银”?相信很多壶友也不是很了解。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一、生银和熟银这个说法的来源 “生银”、“熟银”的说法其实来自于生铁与熟铁。生铁跟熟铁区别在于含铁量不同。 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而熟铁的含碳量在0.02%以下。熟铁是指用生铁精炼而成的,相对于比较纯的铁。很多商家抓住了这一点,所以才有了生银和熟银的说法。 二、银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其实银并没有“生银”和“熟银”之分,因为银的化学性质是非常稳定的。除非在纯氧中加热至1000摄氏度才能有明显反应,而在常温下几乎不发生反应,所以银在加热的...

    2022-07-23 14:51:03
    874
  • 也聊南部铁壶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日本南部铁壶。之所以想聊这个话题,是因为前些天收到了一封邀请函,主办方不知从哪儿得到了我的相关信息,邀请我观赏来自日本南部御釜屋的手工铁壶作品,由于御釜屋第十一代传人小泉岳广亲临,机会难得,我便欣然接受了邀请。 在一个面积不大的工作室内,不远万里从日本赶来的小泉岳广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南部铁壶的前世今生,演示了铁壶的制作过程,同时展示了几把本人亲制的手工古钱砂铁壶,一把把铁壶或古朴自然、浑然天成,或精雕细琢、巧夺天工,无一不是日本传统手工艺的巅峰之作。 虽说茶具在茶文化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说来惭愧,作为一...

    2022-07-23 10:57:43
    899
  • 近现代茶具一年暴涨50%,瓷器茶具升值潜力无限

    如今,茶具正在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藏品进入投资者视野。如十年前一把名家顾景舟做的壶当时价值20万元,而如今价值最低已超过百万元,最高甚至上千万元。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受市场影响升值潜力最高的要属紫砂茶具和瓷质茶具。 近现代茶具一年暴涨50% 记者在一家茶叶城发现,如今近现代茶具正受到藏家热宠。“夏季茶具销量比平时提高了30%左右,尤其是瓷器茶具备受欢迎,价格也是一路看涨。”经营茶具生意十余年的相立庆告诉记者,相比于紫砂茶具,瓷器茶具的涨幅比较平稳。近来,景德镇瓷泥涨幅达30%到50%,景德镇瓷器茶具的年涨幅在20%到30%之间。如一个景德镇...

    2022-07-23 07:04:23
    804
  • 银壶的鉴赏方法

    “吾斋之中,不尚虚礼。凡入此斋,均为知己。” 好茶之人,必是清雅之士,林语堂说:“酒须热闹,而茶须静品”,身畔有良友知己,眼前有啜茶佳器,而又置于一个宁谧安适的境地中,方才能充足地领略和享受茶汤的风味。 待茶如待人,一个人选择用怎样的茶具奉茶,既关乎个人的审美态度,又展现主人对饮入口舌的每一泡茶的尊重和情感,在无形之中,这份惜茶之心,足以改变和升华茶汤的滋味。 今天给大家介绍三款日式简约银壶,比较之前给大家介绍的银壶,这三款没有雕花刻草,非常简约的设计。越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实越难做,越考验师傅的技艺。毕竟做一把这样的银壶,需要千锤百练。从...

    2022-07-23 03:11:03
    899
  • 乾隆的瓷茶壶

    国家博物馆藏粉彩雨中烹茶图瓷茶壶,清乾隆,高12.5厘米、口径5.4厘米、足径6.2厘米,国家博物馆藏为乾隆时期代表性御用茶具。 此壶敛口,圆腹,圈足。前置曲流,后设曲柄,覆状盖顶设有宝珠形钮。壶身以赭红彩为地饰粉彩皮球花纹,腹部有正背两个开光。 正面开光内绘雨中烹茶图,远山近水,松荫掩屋,庭院芭蕉洞石,庭廊中长者坐于长几旁,几上置有茶壶、茶杯、瓶花、书函。一侍童在炉旁伺火烧水,炉上置有水壶。图案绘制笔法清秀,意境清幽。图中的长者,抑或是乾隆帝。 背面开光内墨彩楷书乾隆御题七言诗《雨中烹茶泛卧游书室有作》: “溪烟山雨相空濛,生衣独坐杨柳风。...

    2022-07-22 23:17:43
    637
  • 茶文化:懂茶之人,讲究茶具搭配

    茶文化,源远流长。古人常说,茶滋于水,水籍于器。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茶具在饮茶时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与观念的改变,对于喝茶,人们追求的东西也有所不同,有的是单纯的品味茶香,有的是为了修身养性,有的则是多年来的习惯。当然无论怎么说,茶与现代人的生活依旧是息息相关。而除了茶本身,人们对于茶杯这一“品茶伴侣”也有了更深的探究。 如今,茶器的制作工艺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传承,一种探索。水与杯,好似与生俱来的相辅相成,简直天合之作。好马配好鞍,好茶自然要有一流的器皿来相配!茶具也是了解茶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一起来看看茶与器的最佳搭档吧...

    2022-07-22 19:24:23
    860
  • 茶杯,经典的杯型有哪些?

    爱茶人一般对茶杯也是极为喜爱。茶杯的名字一般都跟它们的外形有关。当然杯子的釉、纹饰、技能也决议一部分。今日笔者带各位茶友看看一些经典的杯型,领会一下茶器之美。 盏 喝茶用器。敞口、斜身、深腹、圈足,体略小。宋代有黑、白、酱、青、白和青白釉茶盏,以黑釉为贵。天目杯又有叫天目盏,建盏。事实上,从宋朝开端,盏变成喝茶的专用用具,也意味着喝茶这件事开端从日子层面进入到了精力享用层面。 压手杯 口平整而外撇,腹壁近于竖直,自下腹壁内收,圈足。握于手中时,微微外撇的口沿恰好压合于手缘,体积巨细适中,重量轻重适度,稳贴合手,故称“压手杯”...

    2022-07-22 15:31:03
    770
  • 是什么决定了铁壶的颜色?

    熔铸工艺本身的颜色,不如瓷器和漆器那样丰富,但也可以通过装饰,来改变他的颜色,在铁壶表面,依然可以见到金属色泽本身的美。 生铁古朴之美 一般的日本铁壶都是用铸铁铸造,铸铁指的是含碳量在2~6.69%的铁的合金,又称生铁。生铁里除含碳外,还含有硅、锰及少量的硫、磷等,它可铸不可锻。所以生铁一般呈现出一种乌黑的色泽,是最普遍铁壶的颜色。 这种乌铁苍厚古朴、雄浑大气,散发中一种茶道文化中朴素,古老的美感。在凛冽的寒冬,观之便生出无限暖意。 砂铁清新之美 砂铁壶含碳量在2.5%左右,主要由磁铁矿、钛铁矿组成,含碳和硅元素很少,钛元素相对较多。 由于...

    2022-07-22 11:37:43
    833
  • 一方壶承,衬托起一方天地

    壶承,是茶席搭配的重要配件,既可以承接泡茶过程中多余的水,保持席面干净;也让主泡器有了衬托,显得茶席更加的美观雅致。 方形型式,线条规整,轮廓分明,放置在茶桌上,茶席富有立体感;搭配紫砂壶、盖碗使用时,上圆下方,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寓意。 除了外形精巧别致之外,在壶承的结构设计上也精巧严谨。隐藏式积水设计,中间为滤孔,能容纳一定的积水,很好的盛接淋壶水,从而保持了茶席的干净。 侧旁有个出水孔,使用时稍微倾斜,水就随之排出,简单又方便。 壶承胎身高,茶席的整体高度拔高,非常具有空间感,搭配上主泡器,高低有序,低调沉稳的气息随之而来。 粗陶材质,表面富有纹...

    2022-07-22 07:44:23
    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