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岩茶的岩韵是什么意思?

    岩韵是岩茶的独特韵味,岩韵即岩骨、俗称岩石味,滋味有特别的醇厚感。人说“岩骨花香”就是这意思。 饮后回甘快、余味长;喉韵明显;香气不论高低都持久浓厚、冷闻还幽香明显,亦能在口腔中保留持久深长味道的感觉。 具体什么是岩韵? 古人常用活、甘、清、香 四字来形容“岩韵” “活”是润滑、爽口 有快感而无滞涩感 喉韵清冽 “甘”是回甘时间短而快 清爽甘润 “清”是茶汤清纯不杂 清快舒适 叶底清丽明亮 “香”是口含茶汤 有芬芳馥郁之气冲鼻而出 饮后有齿颊留香之感 哪些茶叶具有岩韵: 岩韵是武夷核心产区岩茶特有的一种韵味 主要品种有武夷水...

    2017-11-25 17:11:03
    654
  • 茶韵中的音韵是指什么?

    音韵是铁观音的独特韵味,即观音韵。 冲泡之后,其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留香沁人心脾,耐人寻味,引人遐思。 观音韵赋予了铁观音浓郁的神秘色彩,也正因为如此,铁观音才被形容为“美如观音,重如铁”。 当你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或是心里失去平衡的时候,不如播一曲轻松的大自然乐曲,或是一辑古典的筝笛之音,点一柱檀香,冲一壶上好的茶叶,有人同啜也好,一人独品也罢,只要将思绪完全融入在茶中,细品人生的味道即可。 ...

    2017-11-25 13:17:43
    822
  • 品茶是一种身心的修养,品茶记得一定要放松下来。

    生活压力、职场压力、情感纠纷,无一不是生活在现今社会人们的苦恼。 每个人都想要寻求一种轻松的生活,却总是被形形色色的压力“捉弄”得苦不堪言。 每每此时,我们可以为自己冲泡一杯茶,放松心情,舒缓一下紧张的神经。 所谓“茶者心之水,饮之畅灵”。喝茶跟所有的感官都紧密相连,尤其是心。 有心喝茶就可以清净身心,达到心、气、脉、身、境五者的融合,心若放松,那么整个人也会随之畅快无比。 品一口茶,人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念等都会受到茶的影响,渐渐地放松起来。 主人与客人之间连结着的纽带就是茶,彼此之间怀着对茶、对水、对茶具...

    2017-11-25 09:24:23
    668
  • 品茶、生活应有的心态:乐观

    中国著名作家钱钟书曾经说过:“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这是人类文化又一进步。” 快乐由精神决定,以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品茶,也就能使茶的品饮与内心情感融为一体,交互共鸣,真正体会到品茶的真正快乐。 乐观是甘霖,是一次拯救,是因为卓识和对事物的深入了解才会展现出的洒脱。 当乌云布满天空之时,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乐观的人看到的是“甲光向日金鳞开”。 欢乐时不要过分炫耀欢乐,悲伤时也不要过分夸大悲伤,现实往往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或那么糟。 当“山穷水尽”的时候,乐观还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完全可以依靠这笔财富重整...

    2017-11-25 05:31:03
    790
  • 什么是茶道茶文化?

    茶道是一种烹茶饮茶的艺术,也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 它通过沏茶、赏茶、闻香、饮茶、评茶等过程美心修德,陶冶情操,因此被认为是修身养心的一种方式。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亦是茶文化的灵魂所在。 它既符合东方哲学“清净、恬澹”的思想,也符合佛道儒“内省修行”的思想,可以说茶道从很大程度上诠释了茶文化的内涵与精神。 何谓茶道? “茶道”一词从使用以来,历代茶人都没有给它做过一个准确的定义,直到近年来,爱茶之人才开始讨论起这个悠久的词语来。 有人认为,茶道是把饮茶作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与修身养性的手段。 有人也说,茶...

    2017-11-25 01:37:43
    843
  • 茶道精神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茶道的核心灵魂是“和”。 它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其涵义是:世界万物都是由阴阳组成,只有阴阳协调,才能保全普利万物。 我国的佛、道、儒各家都有其自己的茶道流派,从表面上看,他们各自的价值取向皆有差别。 佛教重视明心见性;道家讲求无为而治,避世超生,空灵虚静;儒家提倡中庸之道,积极入世,以茶励志,认为无过亦无及的“和”才能恰到好处。 由此来看,三家表面上追求的各有不同,其本质却都以“和”为贵。 世界虽大,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短,矛盾也因此而生。 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并不能像有些人想的那样,“不是你死便是我活”,而是应该以和处之...

    2017-11-24 21:44:23
    869
  • 斗茶是什么意思?斗茶的评比标准是什么?

    斗茶又称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要经过灸茶、碾茶、罗茶、候汤、焰盏、点茶6个步骤。 斗茶是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种品茶艺术,他们各自携带茶与水,通过比斗、品尝、鉴赏茶汤而定优胜。 斗茶的标准主要有两方面: (1)汤色 斗茶对茶水的颜色有着严格的标准,一般标准是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等次之。 纯白的颜色表明茶质鲜嫩,蒸时火候恰到好处。 如果颜色泛红,是炒焙火候过了头;颜色发青,则表明蒸时火候不足;颜色泛黄,是采摘不及时;颜色泛灰,是蒸时火候太老。这样看来,斗茶之人对汤色的好坏真是了如指掌。 (2)汤花 汤花是指汤面...

    2017-11-24 17:51:03
    656
  • 关于茶的古诗句,品茶文艺范儿

    关于茶的唯美诗句如下: 1.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2.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3.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 4.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5. 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 6. 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7. 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8.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9. 秀萃明湖游目客来过溪处,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时。 10. 兀兀醉翁情,欲借斗杓共酌杯。 11.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12. 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 13.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14. 水汲龙脑液,茶烹雀舌春。...

    2017-11-24 13:57:43
    791
  • 茶联是什么?茶联有哪些?

    茶联是以茶为题材的对联,是茶文化的一种文学艺术兼书法形式的载体,也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茶联包括:茶的对联,茶店对联,茶庄对联,茶文化对联,茶楼对联,茶馆对联,等等。 在各地的茶馆、茶道馆、茶艺馆、茶楼、茶坊、茶室、茶叶店等地都可以见到茶联的风采。 下面,跟着小昵来欣赏几幅茶联: (1)北京前门“北京大茶馆”门楼两旁挂的一副对联:大碗茶广交九州宾客;老二分奉献一片丹心。 . (2)杭州“茶人之家”正门柱上的一副对联: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店中会客室门前木柱上的一副对联:得与天下同其乐,不可一日无此君。 陈列室中的一副对联:龙团雀...

    2017-11-24 10:04:23
    675
  • 碧螺春名字的由来,一个有关康熙和碧螺春的故事

    碧螺春为什么叫碧螺春?这个名字是谁起的? 这个故事需要从头说起:很早以前,洞庭山莫厘峰上总是飘漾着一股奇异的香气,附近的人都以为那里住着什么妖精,完全不敢靠近。 一天,一位砍柴的姑娘不小心误入山中,索性大胆地爬到了山峰上想看个究竟。 姑娘来到峰顶并没有看到妖精,只是见到了几棵绿油油的茶树,而香气就是从茶树上散发出来的。 这下姑娘放了心,还采摘了一些茶叶带回家中。 走进屋里,顿觉满室芬芳,奇香扑鼻,姑娘不禁惊喜地大叫:“吓煞人哉!吓煞人哉!”因此,人们就口口相传,将这种茶叫作“吓煞人香”。 康熙皇帝南巡洞庭时,品饮后对其爱不释手,但却觉得茶...

    2017-11-24 06:11:03
    724
  • 关于黄山毛峰的故事,历史典故

    传说,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知县熊开元到黄山游玩时迷了路,路遇一位老和尚,便随其借宿于寺院中。 长老泡茶敬客,开水冲泡下去,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而后聚在碗中心直线升腾,在半空中化作一朵洁白的莲花。 稍后,那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满室生香。 这茶,就是黄山毛峰。 临别时,方丈赠送熊知县一包茶和一葫芦黄山泉水,告诉他只有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 后因好友之故,熊知县不得不到皇帝面前表演此茶奇观,皇帝看后非常开心,封他为江南巡抚。 熊知县心中感慨于此茶的清高品质,不但未曾前去赴任,反辞官到黄山...

    2017-11-24 02:17:43
    817
  • 太平猴魁名字的由来,太平猴魁的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黄山北麓太平县附近的一位山民上山采茶时,忽然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味。 他在四周到处察看了一番,却什么也没发现,他不死心,又细细寻觅后,终于在突兀峻岭的石缝间,发现了几丛嫩绿的野茶,而香气就是那里传来的。 他想爬上采一些,却又无藤可攀,无路可循,只得怏怏不快地离去。 在后来的日子,那股清香和那些嫩味总是让他无法忘怀。 后来,他训练了几只猴子,终于采到了那些茶叶。 从那之后,每到采茶季节,他都会让猴子去攀岩采摘,品尝之后称其为“茶中之魁”。因为这种茶叶是猴子采来的,后人干脆取名为“猴魁”。 ...

    2017-11-23 22:24:23
    750
  • 老竹大方茶介绍,老竹大方名字由来的故事:老竹铺大方和尚

    老竹大方产于安徽歙县老竹岭,据传由高僧大方和尚所创,故得名“老竹大方”。 该地区山势险峻,茶树一般生长在海拔千米以上的山上,云雾萦绕、温暖湿润的气候,再加上优良的土质,为大方茶的品质形成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老竹大方一般以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为主,成茶外形宽大扁平匀整,色泽黄绿或深绿如竹叶,并带油黑,耐冲泡,三、四次仍香味浓醇,故有“竹叶铁色大方”之称。 下图是老竹大方干茶图:注意哦,他和龙井茶还是有几分相似的。 老竹大方的故事以及名字由来: 相传,明朝时,老竹岭上有一座石板寺。常有人去进香朝拜,香火很旺。 庙旁有一座凉亭,是徽杭古道的...

    2017-11-23 18:31:03
    748
  • 敬亭绿雪传说故事:敬亭绿雪茶名字的由来

    相传,古时敬亭山麓有位心灵手巧、心地善良的姑娘,名字叫“绿雪”。 她年年上敬亭山采茶,用以换钱给病床上的妈妈治病,这茶只长在山顶绝壁处。 一次,绿雪采茶时看到悬崖绝壁的一株茶树枝叶繁茂,新叶鲜嫩欲滴,就非常高兴地爬上去采摘。 费尽辛苦才能勉强伸手摘到,这时却脚下一滑,失足跌落山崖。她背篓中采好的茶叶就像满天飞舞的雪花,洋洋洒洒飘落弥漫于敬亭山的沟沟坎坎。 神奇的是,这鲜叶落地生根,见风就长,霎时长成一棵棵茶树,为后人留下一片翠绿的茶园,并免去了采茶之艰辛。为了纪念这位可敬可爱的姑娘,人们便将此处所产的茶命名为“敬亭绿雪”。 ...

    2017-11-23 14:37:43
    757
  • 江西庐山云雾茶的历史故事

    相传,在花果山奇花异卉,争芳斗艳,唯独没有茶树茶花。住在那里的一群小鸟们打听到在那温暖如春的南国胜地到处都有丛绿的茶园,便结队前去衔采茶籽,回山播种。 当它们口衔茶籽飞临庐山之巅时,为那奇峰崔嵬、花繁似锦的景象所吸引,不禁放喉歌唱。 它们口中所衔的一颗颗茶籽便撒落在庐山的峰峦岭崖之间。从此,茶种便在庐山开花结果,繁衍生息。 到了东晋时期,佛教净土宗始祖慧远,在东林寺采野茶自己栽种,并曾用以款待诗人陶渊明和道长陆修静,相互“话茶吟诗,叙事谈经”,留下了“虎溪三笑”的佳话。 唐朝时,大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曾来庐山北香炉峰结造草堂,闲适隐...

    2017-11-23 10:44:23
    795
  • 狗牯脑茶的来源,狗牯脑茶的历史故事

    相传,清朝嘉庆年间,有位木排工梁为镒,年轻时因家境贫困,受雇为别人放木筏,经遂川河入赣江进入长江运送木材到他乡。一次送货途中,不幸遭遇了山洪暴发,木排被洪水冲散,木材被急流冲走。 梁为镒落得流浪南京,行乞为生,后遇一寡妇杨氏收留,结为夫妻。 杨氏精于种茶、制茶,由于梁为镒思念家乡,夫妻俩便从南京带着茶籽,回到汤湖,买下了狗牯脑山,修造茅屋,定居种茶。第一代狗牯脑茶由此诞生,至今已经承传了六七代人。 ...

    2017-11-23 06:51:03
    810
  • 古代文人骚客与双井绿的故事

    “山谷家乡双井茶,一啜犹须三日夸。暖水春晖润畦雨,新条旧河竟抽芽。”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曾多次写诗赞美“双井茶”。 苏东坡品尝双井茶后,也赞不绝口:“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 明年我欲东南去,画舫何妨宿太湖。”诗中赞茶为“奇茗”,从泡到饮,都亲自动手,不用僮仆。 欧阳修也曾赋诗一首称颂双井茶:“江西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夸。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 岂...

    2017-11-23 02:57:43
    827
  • 信阳毛尖的来历及故事介绍:典故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于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相传,信阳原来没有茶。一次当地发生瘟病,一位名叫春姑的姑娘为此四处奔走寻找治病的良方。 有人告诉她,西南方向有一种可消除疾病的宝树。春姑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的长途跋涉,最后病倒在一条小溪边。 泉水中漂来一片树叶,染病的春姑强撑力气拾起含在嘴里,马上神清目爽。她顺着泉水,找到了那棵宝树,取得了种子。为了早日把树种带回家乡,春姑变成了一只画眉鸟,很快飞回家乡种下树子。 而耗尽力气的她,则在树旁化成了一块石头。当茶树长大后,山上飞出了一群群的小画眉,它们啄下一片片茶叶,放进乡亲们嘴里,乡...

    2017-11-22 23:04:23
    848
  • 吴理真与茶的故事,一个关于蒙顶甘露的故事

    西汉时,有一位名叫吴理真的少年,父亲早逝,家境贫寒,母亲积劳成疾,靠他每天上蒙顶山割草拾柴,换米糊口,为母亲治病。 一日,吴理真拾好柴后,因口干得直冒火,顺手揪了一把路边的绿叶,放在口里慢慢咀嚼,结果不仅口渴渐止,且困乏渐消,精神倍增。 他颇感奇异,便又摘了些带回家中。他用开水冲泡后给母亲喝下,母亲也果然精神好了许多。连服数天后,母亲病情大大好转,续饮月余,竟然身体康复。 有乡亲们病了,他也用这种叶子泡水给他们饮用,效果也很好。 可这种树不多,于是他决定培育更多的茶树来治病救人。他翻山越岭,采摘茶籽,最终在蒙顶山五峰之间的一块凹地上,种下七株茶树...

    2017-11-22 19:11:03
    781
  • 都匀毛尖的历史故事

    贵州都匀毛尖茶的历史: 抗战时期,徐悲鸿、傅抱石等艺术大师到都匀宣传抗日救国,期间曾到都匀中学校长周华家中做客。周华取出白皮纸包的毛尖茶,用“纸烤茶”茶俗,沏茶待客。 独具特色、芳香扑鼻的“纸烤茶”马上吸引了大师们的目光。他们一面品茶,一面将白皮纸拿在手上端详。徐悲鸿发现都匀皮纸的纸张质量很好,适于重笔挥洒晕染,受墨苍润深沉,能获得不同于宣纸的卓异效果,用来画马,更加得心应手。 徐悲鸿非常高兴,托周华帮他购买白皮纸,带了许多去重庆分送给朋友。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后来说:“此后,先生若画100匹马,有99匹马是从都匀纸上奔出的。” 一张包茶...

    2017-11-22 15:17:43
    702
  • 坦洋工夫红茶起源于这样一个故事

    坦洋工夫红茶起源于清朝雍正年间,坦洋胡氏家族有位叫胡福四的年轻人(即胡桂禹,坦洋胡氏第四世,生于康熙61年,即1722年,仙逝于1791年),受父兄之命,从水路前往广东办事。 途中,在广州附近水域因翻船落水,幸遇一过往船只搭救,船上主人是一对母女,是某英商洋行买办的眷属。 后来,买办大人见胡福四机灵俊朗,十分赏识,有意相携,得知他来自茶乡,就透以商机,说洋人喜欢一种少数民族制作的红茶,因产量极少,英商往往重金都求之不得。 热心的买办大人还将红茶的基本制作方法告诉给了胡福四,并嘱其返乡如法制作,并承诺做出来可运抵广州,由其洋行销往海外。 胡福四回到坦洋,依法...

    2017-11-22 11:24:23
    771
  • 关于祁门红茶起源的故事

    祁门红茶的起源离不开一个茶人,他就是胡元龙(1836~1924)先生,胡元龙字仰儒,祁门南乡贵溪人。 他博读书史,兼进武略,以文武全才闻名乡里,并世袭把总一职。 轻视功名,注重工农业生产,18岁时辞弃把总官职,在贵溪村的李村坞筑5间土房,栽4株桂树,名之曰“培桂山房”,在此垦山种茶。 清光绪以前,祁门不产红茶,只产安茶、青茶等,当时销路不畅。 光绪元年(1875),胡元龙在培桂山房筹建日顺茶厂,用自产茶叶,请宁州师傅舒基立按宁红经验试制红茶。 经过不断努力,最终制出色、香、味、形俱佳的上等红茶。胡元龙因此也被称为“祁红鼻祖”。 ...

    2017-11-22 07:31:03
    774
  • 英德红茶的历史故事

    英德红茶的故事要从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说起。 伊丽莎白二世十分爱喝英德红茶,1969年,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从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经济参赞处电文获悉:“英国皇室喜爱英德红茶,1963年英国女皇在盛大宴会上用英德红茶招待贵宾,受到高度的称赞和推崇。” 1996年9月19日,香港《东方日报》以“英德红茶香滑不苦提神醒脑”为题刊文称:“英国皇室所享用的靓红茶都是中国货,如福建的正山小种和英德红茶。 英德红茶原汁香味足而苦涩味薄。懂冲泡之法香味足又滑而不苦涩。有时泡英德红茶便知红茶极品,又香又特别提神醒脑。”在另一篇文章中又写道:“英德也是中国...

    2017-11-22 03:37:43
    738
  • 黄金桂的历史故事

    安溪黄金桂,又称“黄旦”,相传清咸丰十年(1860),安溪罗岩灶坑村有位名叫林梓琴的青年,娶了邻村女子王淡为妻。 结婚一个月后,根据当地风俗,新娘需回趟娘家,并且娘家要为新娘准备一种带青的东西,如菜苗、草苗等,带回夫家来,以预示世代相传、人丁兴旺。 王淡从娘家带回了两株小茶苗,种在屋舍旁,夫妻俩悉心照料。 第三年清明节时,夫妻俩采后用水冲泡,香气扑鼻。冲天的香气吸引了乡亲们前来品尝,大家都赞不绝口,称它为“透天香”。 后来人们都广泛种植这种茶,因为茶是王淡传来的,所以当地人就称之为“王淡茶”。闽南话“王”与“黄”、“淡”与“旦”谐音,“王淡茶...

    2017-11-21 23:44:23
    614
  • 永春佛手茶的来源,有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闽南骑虎岩寺有一位和尚,天天以茶供佛。一日,他吃佛手柑时突发奇想,能否让茶叶也泡出来如“佛手柑”清香诱人的香味呢? 想到就去做。他把茶树的枝条嫁接在佛手柑上,经过精心培植,终获成功,高兴之余他把这种茶取名为“佛手”。 后来,他把这种方法传授给永春师弟,附近茶农知道后争相引种种植,由此得以普及。有文字记载:“僧种茗芽以供佛,嗣而族人效之,群踵而植,弥谷被岗,一望皆是。” 永春县山清水秀,朝雾夕岚,泉甘土赤,所生产的佛手茶质量历来为本类茶之极品,为别于其他地区的佛手茶,故称“永春佛手”。 ...

    2017-11-21 19:51:03
    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