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器
为了喝茶,西方人竟发明了这些
为了更好的喝茶,陆羽创煎茶法,从此茶汤里再喝不到葱姜蒜、陈皮薄荷了;随着煎茶、点茶、泡茶等各种泡茶方式出现,中国人又发明了许多专属茶器。 而从茶传入西方以来,西方人也在茶上费了一番心思。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雅致,西方发明的这些物件更为现代。 按点工作的茶婆子 茶婆子是西方茶最典型的发明创造。这种自动煮茶机在1902年被一个嗜茶的军械工人发明出来。 曾红极一时,巅峰时,全英国多到200万台。到现在,仍可在英国提供住宿和早餐的场所找到。 1936年茶婆子 茶婆子的工作原理 睡前把金属罐装满水,把茶包放进瓷茶壶,设定闹钟 到了设定时间,加热...
养壶最忌讳的是什么?
养壶,是追求一种精致生活。沏一壶茶,静静坐下,思绪在茶香中慢慢沉淀 轻抿杯中的香茶,看茶叶曼舞。这是一种精致的慢生活,一个长久的爱好。爱好紫砂的人会慢慢体会到,这个爱好相当的耗时,我们买到一把好的紫砂壶只是开始,将壶买回家之后慢慢的养壶,慢慢的磨合,慢慢的品茶,慢慢的钻研才是其中的乐趣。 都说一把好壶在手,很能涵养一个人的精气神儿,闲暇时,拿出来把玩一番,给平淡的生活也增添了几分雅趣。 大伙养壶的方法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千秋,而每种方法的背后,都是一把独一无二的紫砂壶。养壶,羡慕的当是那些懂得享受慢生活的人。 紫砂壶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天...
瓷器和陶器有什么区分?分别适合泡什么茶?
器为茶之父。茶与茶具的关系甚为密切,好茶必须用好茶具泡饮,才能相得益彰。 陶瓷是我们最常用的茶具材质,但陶与瓷其实是两种东西。两者有什么区别,分别适合泡什么茶,又如何挑选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瓷器与陶器有什么区别? 陶瓷这个词,其实是陶器、炻器、瓷器的合称。一般把紫砂归为炻器或陶瓷,紫砂的特点与陶器类似,但紫砂土质十分优良,对茶汤有润饰作用。 瓷器使用高岭土高温烧成,表面光洁透亮,胎薄致密,气孔少,吸水率低,传热快,保温性适中,泡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 瓷器致密,对茶味的反映不偏不倚,真实公正。因此,瓷器是适用最广泛的茶具,所有的茶都可以...
铁壶生锈怎么办?铁壶防锈给你支几招!
很多壶友在玩壶的过程中,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就是铁壶生锈怎么办?今天笔者就给大家来支招! 01.直面问题不要怕,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想先跟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会觉得铁壶生锈是个麻烦呢? 毕竟,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正视这个问题。 笔者觉得,大概是因为大家都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习惯了方便打理的不锈钢制品,习惯了一尘不染的家居环境。乍一回到慢悠悠的生活中,有点不适应。 大家想一下,小时候家里用的铸铁锅,不都是会生锈的么?就算你收拾得再勤快,只要锅里还有一滴水,那这一滴水也会变成铁锈,来嘲讽你的勤快还不够。 铁壶...
打破的茶具还可以怎么用?
不小心打破了心爱的茶具,难免会懊恼、难过。虽然破镜难圆,但打破了的茶具并非就成了废品,可以开发一些新用途,让这件茶具以另一种形式陪在你身边。 茶具改造利用的方案还真不少呢,一起来看看如何变废为宝吧~ 插花 有的茶壶或茶杯仅仅是磕了小口,虽然已不能用来泡茶或喝茶,但作为容器来说,其实并无大碍。 最常见的就是用来插花,无论是土培还是水培都可以,比如水养铜钱草,既简单又好看。用茶具插的花,有的甚至比用花瓶来得更妙呢~ 既然是作为容器,除了插花,自然也可以做笔筒或其他用途。 杯垫 这是要根据打烂的碎片形状而定,如果茶具的边缘烂了,正好保留了...
建水紫陶壶真的贵吗?紫陶壶到底贵不贵?
乍一看这个问题,很多人肯定说,贵啊。然而其实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因为贵是相对的。但是我们可以从紫陶壶价格的构成和普遍行价来分析,紫陶壶到底贵不贵。 泥料开采不易 目前来说建水紫陶的泥料储备是充足的,绝对不可能用到化工泥料,那样做反而增加成本得不偿失。但是泥料虽然储备充足,开采起来却不算容易。建水紫陶泥料成带状分布,在自然环境下深埋于地表之下。要开采需借助大型机械挖开地表方可开采,并且很多泥料分布地带为村落聚居,倘若要开采,就需要涉及拆迁移民。因此泥料开采的不宜,也影响到了紫陶本身的价值。 (泥料虽然储备充足,但埋在地下人不知...
各种材质茶壶功效大全(值得收藏)
俗话说“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茶器和茶的关系,如同水和茶的关系一样密不可分,茶具的造型,影响着品茶人的心情,而茶具的材质更是关乎茶的质量和效用。今天给大家带来各种材质茶壶功效,给爱茶的朋友一个参考! 紫砂壶 1、保味作用。紫砂壶保味功能好,泡茶不失原味,更无本身所带的异味,聚香含淑,色、香、味俱佳,且香不涣散,得茶之真香真味。《长物志》说它“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2、陈茶不馊。紫砂壶壶盖有孔,能吸收水蒸汽,不至在盖上形成水珠,滴在茶水中搅动茶水,加速茶水的发酵,因此用紫砂壶煮茶,不仅醇厚芳香;而且不易发馊。即便是储存隔夜茶,也不易起腻...
铁壶与茶,你必须要知道的几件事
铁壶,凭借着古朴优雅,精美养生的功效,让越来越多喝茶、爱茶的人所喜欢,但是对于铁壶与茶的正确使用,很多朋友却一知半解,今天就想跟大家来聊聊铁壶与茶,你必须要知道的几件事。 第一件事:谈谈铁壶 铁壶是以生铁为原料,用传统铸造工艺,以及通过后期的手工打磨,成型的茶壶,兼具养生、观赏和收藏价值的实用铁器。实用就意味着铁壶不是陈列品,摆设品,而是要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好的铁壶需要关注几个方面:原材料的来源是否为原铁矿、铸造的过程中是蜡膜还是砂模、手工打磨的过程中采取怎样的方式,铁壶的提手有怎样的防烫处理,以及铁壶内外的颜色是否有涂层...
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哪里?
一、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定义是什么? 传统 是指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袭着的各种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 传统是来自于过去,而现在仍有生命力的东西。 所以说,传统不仅有历史意义,而且拥有超越历史的意义。 广义的文化 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 除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外,有时又专指文学艺术,如“文化部”、“文化部门”等。 二、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哪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基于生存的共同诉求。...
唐代茶器 | 秘色瓷,神秘了千年的瓷色
编者按:本图文由“弘益茶道美学”公号授权昵茶网转载发布,其他媒体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以下为原文: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到了唐朝,饮茶作为一种文化才真正形成。在陆羽的《茶经》问世之后,茶文化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对于茶器也愈加讲究。陆羽在《茶经》中就有对越窑青瓷的赞誉“类玉、类雪、类冰”可见陆羽对越窑的偏爱。多年之后也就是在越窑,出产了对中国陶瓷史影响巨大的秘色瓷。 晚唐诗人陆龟蒙曾作有诗篇《秘色越器》,诗中有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这便是“秘色”一词最早的记录。透过诗...
梅林:老铁壶的十年收藏路
图为:刻有心经的日本老铁壶 铁壶在炉上冒着氤氲的蒸汽,手执铁壶,让沸腾翻滚的水与静静等待的茶叶相遇,普洱的芳香瞬间弥漫开来。洗茶、品茶,沉醉在一室的清香里,把玩着日本老铁壶上的汉字诗词、梅兰竹菊、花鸟草虫等铸造纹饰,这是收藏家梅林最惬意的时光。 今年是梅林与日本老铁壶邂逅的第十年。从最初的知音难觅,到如今的圈友常聚,梅林在日本老铁壶的文化世界里越钻越深,而他经历的一个个收藏故事,也见证了国内老铁壶收藏市场的起步和崛起。 寻壶“我要收100把壶” 2006年,喜欢喝普洱的梅林第一次听一位香港朋友说起日本老铁壶,据说这种壶煮出来的水...
1分钟带你了解濒临失传的银壶錾刻工艺
手艺 錾刻是利用金、银、铜等就是利用金银铜等金属的延展性,利用敲击的方式,在金属上面留下痕迹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从出土的商周青铜器、金银器上的一些錾刻文、镶嵌和金银错等文物标本可知,这种技术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錾刻工艺的操作,是在设计好器形和图案后,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以特制的工具和特定的技法,在金属板上加工出千变万化的浮雕状图案。 此种工艺以其操作过程复杂,技术难度大,要求操作者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既要有绘画、雕塑的基础,又要掌握钳工、锻工、板金、铸造、焊接等多种技术,对传统文化还要有一定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而且非经...
云南建水陶与宜兴紫砂的区分
古人云:“壶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壶为陶制,陶与茶便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近年来普洱茶的走红,品者越来越多,从最初的解渴升华到了品味的层次,随之,品茗之具也从单一的实用升华到艺术审美的境界。茶客们也不仅仅只涉泡于普通的水杯,保温杯,甚至盖碗。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用壶泡茶,越来越流行于茶友圈,他们甚至觉得这样的方式,为喝茶增添了很多的仪式感。最深得人心的莫过于紫砂壶和建陶壶了!同属我国四大名陶,那么宜兴紫砂和云南建陶(又名:建水紫陶)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一、陶土对比 建陶:建水五色土。红黄白青紫,红土多为五花土。 图为:建水五色土 紫砂:“...
茶与茶器的微妙关系
壶是茶人丰富心灵的写照,一把壶具有圆满自足的小宇宙,从水置入之始,壶体起了骚动,温度的觉醒,容纳着各自茶叶的形境,水浸入叶体的生命,染浸释放单宁的甘美,接着转韵往来,正是茶汤呈现生命的时候,而茶汤美感的养成,在于如何泡出真味,茶叶与壶的距离看似远又近,却又自我表述,茶香和汤味合身共鸣,都在茶叶与水滋润间诞生,这就是(汲甘泉)。 生活应该很简单,做我喜欢的壶,喝我爱的茶。那么,我们如何来欣赏一把壶?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方为赏壶喝茶至高境界吧。 今天银壶客就跟大家具体来聊一聊,在现实生活中,赏壶要从两个大的方面考虑。一方面是以壶器本身的存在...
银壶工艺
烧银蓝又称银胎珐琅,因以银为胎,所以民间还用的比较少,作为宫廷技艺中的一种,技艺“专于”宫廷,以清朝最为多,器物主要制作于:盒、罐、瓶或者小器物为主,专门供皇室享用。那时银壶上的结合还比较少,直至后来皇朝没落,烧银蓝工艺逐渐走入百姓家。 茶商和南方茶文化的兴起和风靡,“烧银蓝”与“银壶”的结合越来越多,产品也越来越多。“银白”与“烧蓝”的结合又给银壶工艺增添了一道光彩。 工艺介绍 烧银蓝,是以银为胎,用银花丝在胎上掐上花纹,再用透明、半透明的珐琅釉料“填于”银胎花纹上,经过500℃到600℃左右的低温多次烧制,就形成大家所看到的产品。...
为何要买日本铁壶?
近来,关于中国游客到日本买马桶盖、日用品以及大米的话题沸沸扬扬。甚至农业部领导都站出来说自己不吃日本大米,表明立场。媒体炒作这类事,初衷大概是为了鞭策民族业者和有关部门,却被冠以崇洋媚外,甚至有人说这是一场内外勾结的阴谋。 其实,中外差距造成的压力一直是改革开放的主要动力。近代以来中国的使命就是赶超,万众一心、翻江倒海、泪流成河的赶超。拨乱反正后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成长,总算有了自信,尤其是赶超的自信。但挥之不去的各种各样的阴谋论,却使这种自信好生奇怪:只要技不如人,就是别人的阴谋;只要自己生病,就是别人下毒;把鞭策当抹黑。...
茶杯对茶汤有何影响?真还是假?
茶杯作为茶汤的承载物,通过它将茶汤带入我们口中,有人说:外形不同的茶杯会影响到茶汤滋味和口感。这说法是否可靠?我们就来一起看看。 杯口越大香气流失越快? 不同茶杯会对品茶产生影响,其中一个说法说得比较广,就是茶杯的杯口越宽越大,茶杯里的茶汤香气流失越快。究其原因,是由于大口杯的茶汤温度比小杯散的快。之所以会给人感觉大口杯喝茶的茶汤香气流失得快或者香气弱,是因为茶汤温度不同,温茶汤与热茶汤相比,容易给人产生温茶汤香气低的“错觉”。 但从理论上说,香气也并没有流失。茶汤喝进嘴里,水中依然有香。要知道,茶叶的香气在做青和焙火阶段就...
煮茶知识:炭炉上什么时候坐壶?
图为王迎新《人文茶席》书影() 昵茶网编者按语:以下内容摘自王迎新《人文茶席》一书,其书第二章第一节,原题《基础茶席的设置》。本篇文章介绍基础茶席的设置之“炭品”篇。 炭炉上什么时候坐壶? 炭火初燃时间,未免有柴火的烟气,此时尚不能把烧水壶坐上去。须得等烟气消散,才正式开始煮水。同时为保持火温,可用扇子轻扇。“炉火通红,茶铫始上,扇法的轻重徐疾,亦得有板有眼。”温庭筠《采茶录》说:“茶须缓火炙,活火煎。活火谓炭火之有焰者。当使汤无妄沸,庶可养茶。始则鱼目散布,微微有声。中则四边泉涌,累累连珠。终由腾波鼓浪,水气全消,谓之老汤。三沸之法,...
茶人进阶必经之路:拥有一把铁壶
一入茶门深似海,习茶之人穷三代。 茶人的进阶之路,有许许多多需要攻克的课题,比如喝遍各地的好茶,比如寻得一件好茶器,又比如寻得一方好水。 茶器与泡茶的水对于茶人的进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用铁壶煮出的水来泡茶更具一番风味,严选一把各方面得分良好的铁壶,似乎也成为茶人进阶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铁壶煮出来的水,口感较圆润、甘甜,用来冲泡饮品,可有效提升口感。不仅可以冲煮、还可持续加热,功能性范围更广。 用来煮普洱茶、老白茶、陈年铁观音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经由铸铁壶的冲煮,可有效去除茶中的异味,提升口感。 铁壶,不媚不俗,质地古朴...
名家新作|吴玉平建水陶壶作品鉴赏
图为:吴玉平建水陶壶新作 编者按:对于刚认识云南建水紫陶的陶友,关心得最多的问题,诸如“建水紫陶价格大概价位、云南建水紫陶价格”“建水紫陶图片及价格”“云南建水紫陶名师排名”“紫陶茶具”等相关问题。我们在此梳理了给予新陶友正确认识云南建水紫陶知识。 吴玉平建水陶壶新作赏鉴 云南陶艺家吴玉平简介 1988年8月生于甘肃平凉市,在崆峒文化的熏陶下,走上艺术道路,2010年跟随恩师张彪来到云南红河建水,2011年开始从事建水陶。擅长古人物绘画,80后新生代目前绘画水平最好之一。 特别声明:本文由昵茶网整理编辑,部分图源于陶韵文化,仅作交...
你知道什么是茶海吗?
茶海(又名公道杯)从词面上讲,是个多义词,即茶的海洋。 一是盛产茶叶的产地,种有大片的茶树,可说是茶海,比如中国茶海--福建; 二是饮茶器具,如能盛很多可喝的(冲好了的)茶的容器,也可说是茶海,还比如公道杯; 三是品茶的工艺家具,利用竹、木、石等原材料制作而成,其作用基本等同于茶盘,但是比茶盘更具有艺术性。 茶海,又称茶盅或公道杯。形状似无柄的敞口茶壶。因乌龙茶的冲泡非常讲究时间,就是几秒十几秒之差,也会使得茶汤质量大大改变。 所以即使是将茶汤从壶中倒出的短短十几秒时间,开始出来以及最后出来的茶汤浓淡非常不同。为避免浓淡不均,先把茶汤全部...
你的茶具清洗到位了吗?
有的人,茶喝得好,泡茶也讲究得很,但对茶具的清洗却并不在意。用完的茶具,随意地放入茶洗,甚至干脆置于一旁,等下次泡茶时再清洁。 亦或是,每次喝完茶,会有意识地注重清洗,却没找对方法,为后续喝茶带来了麻烦。今天,就让我们来关心一下这个无法被跳过、但从不被在意的步骤洗茶具。 茶具使用过后,如果不及时清洗、或清洗不到位,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会经空气和水氧化,形成茶垢。茶垢黏附在茶杯、茶壶的表面,不但非常不美观,而且会滋生细菌、对喝茶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不同材质茶具的清洗方法 茶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污垢,茶杯使用一段时间后,没有及时...
10万次敲打!50万日元!日本铜壶魅力何在?
“鎚起铜器”是指用一块铜板经过不断地敲打制成的铜器,曾经出现在中国和埃及,后传至日本。1816年创业的玉川堂继承了这种古老的制法,其主力产品铜壶备受外国游客欢迎。通过直销体制和强化对外国人的销售,玉川堂1990年代1亿日元的年销售额提高到了现在的约4亿日元。 2017年春季开业的东京银座“GINZASIX”4楼,有一家玉川堂的直营店,60%的销售额由外国人贡献。一名从上海过来的40多岁的男性消费者一边看着商品一边说,上次买了铜壶,这次看上了日本酒器套装。 玉川堂的铜壶1个售价要5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1万元),但依然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铜壶爱好者。据...
银壶与锡壶之间的区分?
现在市面上有两种壶最为相似,即银壶与锡壶。因锡呈现颜色与银极为相像,加上工艺制作加工修饰,虽说略有差别,但对于不懂的人来说,却很难分辨出哪个是银壶哪个是锡壶。今日就说说银壶与锡壶之别以解疑问。 从物理层面上说,锡的密度为73.10g/cm3、银的密度为10.50g/cm3,且两者都是无毒的,用来制作器皿,锡密封性较为良好,常用作茶叶罐。 银的熔点是961.93℃,延展性好,利于锻打,可用来打制成器皿。锡的熔点为231.9℃,在常温下延展性好,但因锡特有的物理因素,怕冷怕热。锡在13.2℃以下,便会变成粉末犹如煤灰。161℃以上则会变成晶体结构的斜方锡,轻轻一敲即碎,所以...
茶盏之美,你我心中知
茶兴于唐,盛于宋,至今茶已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宋代时期,斗茶之风大盛,是时极为崇尚茶具的精美。而今天我们就以宋代为重点,来聊一聊那茶具中的精品茶盏。 何为茶盏? 茶盏是饮茶的用具,现代人多称茶杯或茶盏。它的基本器型为敞口小足,斜直壁,一般比饭碗小,比酒杯大。其形状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口沿较直;另一种则是撇口,像喇叭的。 宋代,饮茶之风盛行,茶盏成为宋代典型的饮茶器。唐盏多以紫金、白玉、水晶、玻璃等制作,“至宋,则瓷盏为斗茶之胜具矣”(朱琰《陶说》)。其造型新颖,精致高雅,造型、釉色、装饰均体现了一种温润而含蓄、简洁而质朴的美。 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