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器
铁壶加热,你用电陶炉还是电磁炉?
很多茶人喜欢使用铁壶烧水泡茶,因为铁壶能很好的激发陈年老茶的茶韵和茶香,泡茶更有层次感。 那么铁壶该如何加热呢? 煤气?很多人好像感觉不大好,火力不容易掌控,受热不均匀,火苗大的话对壶体有损伤,火苗小加热慢。 炭炉?木炭最养壶,但是麻烦,还会担心在家里烧会有危险,或者熏黑墙壁。 电磁炉,加热速度较快,不过有辐射且噪音大。 电陶炉,热源接近炭火,无辐射。 下面介绍下加热最常见的电磁炉和电陶炉的区别: 1、发热方式 电磁炉属于封闭式发热,通过线盘散射电磁波,使铁锅产生磁力波动来发热,而本身则不散发热量。 电陶炉属于开放式发热。发热线圈通电,自身发热...
不同的铁壶,烧水口感有差异吗?
随着铁壶烧水风行,市场上的铁壶种类也越发纷杂,有老壶、新壶;新壶又分有涂层的,无涂层的;涂层又有植物汁的、搪瓷甚至化工漆的,产地有日本的、台湾的和国产。 许多壶友不禁产生了疑问:在这纷繁的铁壶中,其烧水口感有什么差异吗? 新铁壶烧的水,口感与老铁壶一样 关于这一点,很多人认为老铁壶的水肯定比新壶要软,口感要好,加上所有拥有老壶的人都这么说,似乎成为了一种行业共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有壶友就用龙文堂老壶和新的长文堂铁壶同时烧水,在各种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自己慢慢品饮,水的口感分不出谁好谁差,结果一样! 让一些自认为老壶好的人来一起品饮白...
银壶
翻翻历史,我们曾经有过一片造吗?有的!手工银壶的壶身是将整张纯银通过人工锤击敲打一体而成“无缝对接” 除了把手与壶盖,壶体部分只用一块银版成型,不用熔接、灌模,纯粹用敲打来完成制作,捶打的过程十分漫长,而且对工匠的技艺要求很高。 这就是做壶要用到的工具,一个有着一二十年熟练经验的老工匠,七天最多也就做一把银壶。 另外,与一般银壶不同,“一片造”银壶壶嘴是从里往外慢慢打出,壶底也靠敲打成型,而非焊接,所以“一片造”的银壶含银量最高,其收藏价值也最高。 一件看似简单的银制品,往往需要几万甚至几十上百万次的捶打才能呈现在我们面前。 世...
挑茶具两大标准:我喜欢的、茶叶也喜欢的
茶具造型多样又材质各异,每个喝茶人都有自己偏爱的泡茶器具。各花入各眼,喜欢上的理由千千万万,但你真的懂它吗? 不同材质的茶具,它们的特点究竟在哪里?今天杯小茶来跟大家聊聊,让你更懂得手中的泡茶器具。 紫砂 紫砂泥原料有紫泥、红泥、绿泥、稀有泥。 和茶叶一样,每类泥料中有高低之别,例如紫泥有好坏之分;但同等级的紫泥和红泥间,并无优劣之分,选择在于个人的喜好。 紫砂主要的特点在于聚温,所以普遍适泡高香型、醇厚型、粗老的茶叶。 1、紫泥壶 紫泥韧性、可塑性、稳定性强,适制各种造型,敞口可大可小。 适用于任何茶叶,对冲泡的讲究不多,对新手友好,...
什么材质的茶具泡茶好?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喝茶是门一人得幽、二人得趣、三人成品的艺术。古人说“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茶具是构成茶道美学的一个重要元素。茶器和茶的关系,如同水和茶的关系一样密不可分,茶具的好坏和美感,影响着品茶的质量和品茶人的心情。 茶具种类繁多,材质也不一样。人们在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常见茶具,有足银茶具、紫砂、瓷器、玻璃等各种材质,单外观而言,它们之间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那么,各种材质冲泡茶叶有什么区别呢? 各类茶具煮水区别 铁壶煮水铁是一种很重的可锻、有延展性和有磁性的金属。铁铸茶壶起源于我国,后流传并盛行至日本,一直被视为提升茶品品感标准的...
银壶干烧后有什么补救措施?
许多朋友在对银壶完全没有概念的情况下会产生疑问,银壶能烧水吗?不会融化吗? 今天就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些问题。银虽然质地较软,但是银的熔点比较高,962摄氏度。我们正常烧水的水温最高只能达到100摄氏度,所以大家完全可以放心,银壶是不会被烧化的,但是银壶在烧水的时候切记不能干烧。 什么是干烧?干烧会出现哪些情况?如何预防干烧?干烧后有哪些补救措施? 一、什么是银壶干烧 银壶干烧,是指银壶在壶内没有水或者其他液体的情况下还放在电陶炉、电碳炉或者其他加热工具上空烧的情况。 二、银壶干烧会出现哪些情况 1、银壶干烧时间过久,相当于给银壶再次回...
唐代茶具:茶罐
这套唐代短柄煮茶工具(如图)分为茶罐和茶漏两部分,均为陶瓷质地。其中茶罐高11厘米,罐身最大直径12厘米;茶漏高4厘米,直径为6厘米。从整体上看,该茶具造型古拙而不失优美,器形简洁却颇为实用,其内陷并向外延展的口沿设计(方便倒茶)便是最好的证明。除了茶罐柄部及口沿被甩釉之外,其余部分基本无釉,符合高古陶器多不施釉的特征。此外,无论是茶罐还是茶漏,其胎质粗疏,纹路清晰,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陶”而非“瓷”。从细节看,茶漏底部用于过滤的17个小孔,大小相当,排列讲究,间距适当,尤其内孔圆润,充分反映出古人的细致用心。 经行家鉴定,茶罐应是唐代专门用来煮茶的...
为何用铜壶泡茶更好喝?
“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茶器与泡茶的水对于茶人的进阶意义非凡。 茶壶选得好,决定了烧出来的水活不活,决定了泡出来的茶香不香。 但是在茶人进阶之路上,煮水的壶多不胜数,陶壶、铁壶、银壶等等各有各的优劣,但有一把壶必不可少,就是铜壶。 用铜壶煮水泡茶,总有另一番风味。 跟铁壶比,它更致密,活水的方式不同;跟银壶比,它更具性价比,茶人进阶必不可少;跟陶壶比,它更能经久耐用,传世几代人。 ...
这5个银壶购买者的常见疑问,你中了几个?
茶博展会上,很多茶友对我们的银壶茶具都颇感兴趣。期间,客户有一些疑问。银壶客今天就给大家总结一下并做出相应的解答。 一、你们家的银壶纯度是多少?如何保证? 对于这个问题,银壶客在之前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今天再跟大家说一下。 我们银壶客的银壶都是纯手工打制的,银料都是9999(也就是有些客户口中的万足银),成品都是足银990以上,没有925的。我们每一把壶出炉以后都会拿到检测局检测,每一款壶都有一一对应的检测证书支持复检(当地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测局检测)。 注: 1.首先银壶是烧水泡茶的器具纯度必须保证。 2.其次因为是纯手工打制的银壶纯度越高,质...
中国茶具史趣话:隋唐宋元明朝代用什么茶具喝茶?
中国人爱喝茶,喝得也讲究,从一把茶叶,一盏杯具都必须井井有条,泡茶时每个步骤仔细完成,方能称为一杯好茶。喝茶人都讲究茶具精致,自茶叶出现之时,便有了茶具,茶具的造型、用料、色彩和铭文,都是历史发展的反映。茶具如同其他饮具、食具一样,它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一,从粗糙到精致的历程。小编整理了自隋朝起的茶具典故趣话,爱茶的你,一起来看看吧! 隋朝共用一具 一般认为我国最早饮茶的器具,是与酒具、食具共用的,这种器具是陶制的缶,一种小口大肚的容器。西晋(公元265-316年)左思(约公元250-约305年)的《娇女诗》,其内有“心为茶荈剧,吹嘘...
云南建水紫陶制作名家推介:马成林
马成林,彝族,书画家,彝名瓦渣波,画名秋野,号甲午,陶名小泥人,1954年3月出生于建水县官厅镇,大学学历,师从中央美术学院陶瓷系杨大申教授、著名陶艺家向福功等,至今从事陶艺创作40余年,为云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国际注册工艺美术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副会长,云南省紫陶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个人相关信息被录入中国国家人才网专业人才库。2016年被评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四十余年的陶艺生涯,成就了马成林在建水紫陶泥料配方、气型设计、手工拉坯、阴刻阳填、高温烧制、无釉磨光等方面独树一帜,并巧妙结合自身擅长的书...
浅谈紫砂壶的助茶性
图来源:南茗佳人 宜兴紫砂壶自古以来就以良好的口碑赢得了很多壶友和茶友的喜爱与好评,也成为泡茶的首选茶具,那么为何都说紫砂壶能助茶呢?下面就为大家来说说。 所谓的紫砂壶能助茶,其实就是指宜兴紫砂壶的宜茶性,正是紫砂壶的这个特点使得宜兴紫砂壶红遍大江南北,成为壶友和茶友泡茶的首选。 宜兴紫砂壶有着高致密度的多孔状结构,具有较强的吸咐力,对茶而言,可聚香不散,所以泡茶可保持茶的原汁原味。其透气性强,能让茶叶不易霉馊变质,拥有更长久的保存时间。 另外,紫砂壶能助茶最主要还体现在紫砂泥优秀的特性,在保温的同时也不会烫手,时间久了壶体会显...
茶具的演变发展
宋代不再直接煮茶,而用点茶法,因而器具亦随之变化。宋代茶艺,处处体现了理学的影响,连器具亦不例外。如烘茶的焙笼叫“韦鸿胪”。自汉以来,鸿胪司掌朝廷礼仪,茶笼以此为名,礼仪的含义便在其中了,碎茶的木槌称为“木侍制”,茶碾叫做“金法曹”,罗合称做“罗枢密”,茶磨称“石转运”,连擦拭器具的手巾都起了个高雅的官衔,叫做“司职方”。且不论这些名称所表达的礼制规范是保守还是进步,其中的文化内涵则一目了然。可见,中国古代茶具不是为繁复而繁复,主要是表达一定的思想观念。宋代全套茶具以“茶亚圣”卢仝名字命名,叫做“玉川先生”。足见,仅以使用价值来...
陶瓷和紫砂茶器哪个更好呢?
再好的茶也需要茶具的承载,对于茶具的选择是每一个茶人的必修课。陶瓷和紫砂,传统茶具中的两位“重量级选手”,究竟谁更胜一筹呢? 紫砂和陶瓷的关系 首先要明白,陶瓷包含了陶器和瓷器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使用材料和烧成温度不同,两者缺一不可。 印纹灰陶罐清乾隆己丑年(1769)御制诗 陶器:可以使用包括瓷土在内的各种矿物粘土制作,烧成温度较低,多在7001000℃之间,胎体烧结完全度高,没有发生瓷化现象,敲击之声较沉闷。 瓷器:使用的是氧化铝含量较高的瓷土(即高岭土)烧制。瓷器的烧成温度至少在1100℃以上,胎质基本瓷化,敲击之声清脆。 紫砂:由紫砂泥制成,是宜兴...
银壶做小有什么优势?
之前我们说银壶经常提及的是烧水大壶。因为最早在市场上出现的银壶是烧水壶,但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是泡茶小壶。那么为什么我们要把银壶做小?银壶做小之后有什么优势呢?银壶客接下来就跟大家一一讲解。 提到泡茶壶很多朋友都会想到紫砂壶。 紫砂壶有气孔、微量元素高,确实是泡茶的佳具。但选紫砂壶的话,很多朋友自己不太懂紫砂壶,或者说送给朋友,朋友也不太懂紫砂壶的价值。而银本身就属于贵金属,作为茶具来讲银壶永远摔不坏,可以世代传承下去。在烧水泡茶中又能软化水质、杀灭细菌、提升茶香。 银壶做小的优势是什么呢? 精致小巧能驾驭任何茶席 银...
陶器茶具之钦州坭兴陶
广西钦州坭兴陶器,古称越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一支奇葩。坭兴陶以钦江东西两岸特有紫红陶土为原料,东泥软为肉;西泥硬为骨,按软六硬四混合,骨肉得以相互支撑方为上品。因其深藏于山腹地层,天然洁净、且含有铁、锌、钙、锶等十几种对人体有益的丰富矿物质,泥质细腻,绿色环保。钦州特有的陶士,无需添加任何陶瓷颜料,纯正的坭兴陶土因其柔而不软,细腻纯净给人感官上的亨受。 坭兴陶的窑变艺术,在国内陶瓷行业中绝无仅有,艺术品位极高,故有中国一绝之称。在烧制过程所产生的窑变是无釉坭兴陶的一大艺术特色,当炉盘上升到1200度的临界...
怎样在几天内毫不费力的养好你的银壶?
保养好一把银壶?首先需要先清楚的知道,如何挑选一把优秀的手工银壶;其次是了解银的基本常识和特性,对诊下药;再者是了解银的禁忌事项,避免禁忌事项发生;了解这几点后,无需多说,你的银壶必定焕发光彩。 一体壶是指壶身壶嘴是一片银子打制而成,其工艺难度大,对师傅手艺要求高,且无焊接。 一把优秀的手工银壶它的特性: 1.壶身壶嘴为一体,无焊接为一体壶,纯度不低于990; 2.壶嘴、壶口与壶把顶部应呈三平,或虽突破三平但仍不失稳重,唯把顶略高; 3.出水流畅,不漏水,壶嘴可断水,无余水沿壶流外壁滴落。 纯银银壶护理常识: 1.银壶长时间使用后会发黑,这正是纯度高的表现,不...
瓷器拍卖的一匹黑马,宋代茶盏因何拍出天价?
一件宋代建窑油滴茶盏近日拍出了近800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为今年瓷器拍卖的一匹黑马。9月15日,在纽约佳士得“临宇山人”专场上,南宋油滴天目茶盏以150万美元至250万美元的估价,经过20多分钟竞价,最终以1030万美元落槌,加上佣金,约合人民币7800万元。2011年,伦敦苏富比一件宋代建窑银毫茶盏拍出110.52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175万元。 流传有序 这次拍出天价的宋代建窑油滴盏为传世品。1935年,这件宋代建窑盏在日本被评为“重要古代艺术品”,2015年注销了这一认定,从而获得上拍的机会。另外,它曾是日本显赫家族黑田家的藏品,之后为日本著名藏家安宅英一所...
银壶煮茶,饮尽芳华
银壶是以纯银为原材料所制,具有强大的杀菌消毒功能。据医学科学研究,银是天然抗生素,可以杀灭650余种细菌和病毒,普通的抗生素仅能杀死六种左右的病原体;在所有的金属中,银的杀菌性最强,其杀菌能力在数千年以前既已被人类发现和应用,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领域,尤其是作为皇宫贵族的餐饮器具。 不仅如此,使用银壶烧水,还会释放出微量的纳米银和银离子,其作为最新一代的天然抗菌剂具有以下特点: 1、广谱抗菌:杀菌且无任何的耐药性。 2、强效杀菌:可以在数分钟内杀死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病菌。 3、渗透性强:可由毛孔迅速渗入皮下杀菌,对普通细菌、顽固细菌、...
茶器,让人无法抗拒之美
大多数茶人应该都有一个类似经历,喝茶之初会给自己购置很多茶器、杯子,其中不乏现代工艺精良的斗笠杯、鸡心杯、折腰杯、青花薄胎瓷、汝窑开片的、天目盏等精美茶器。茶器简单线条勾勒的美感沁人心脾,是一门靠感官触摸得到的生活美学,因此很多茶人对茶器爱不释手。触之已久,它似乎会向你倾诉它的前世今生。茶以品识美,它确需端详欣赏,需要细细品味、体会,察觉它细微的变化,找寻出更加质朴与茶相契之美 初识喜爱粉彩,它色泽艳丽丰富光彩夺目。久之,忽觉青瓷也好,线条明快,瓷质细腻,时间越久愈发的喜爱。它可以搭档任何茶品,端庄之形浑朴,色泽润洁而斑斓,甚...
为何六方形紫砂壶的制作难度这么高?原因
六方器型的紫砂壶常常会被工艺师认为制作难度高的壶型,究其原因是六方器型的紫砂壶形状的特殊型,因此制作的过程中工艺也是很有讲究的。可以说六方器紫砂壶制作起来难度是非常大的,下面带您了解六方形紫砂壶是如何制作的。 制作方法 紫砂方货的成型制作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二种。一种是传统的手工镶接法,另一种则是模具成型。全手工镶接就是用泥片镶接,模具成型主要是壶身的档坯及附件的印制。高档和具有艺术价值的六方工艺壶应该采用传统的手工镶接法。因为手工镶接成的制品,气度饱满,挺拔有力,独一无二。 壶盖要六面一致 紫砂壶方器中,以六方形器为...
日本古法熔炼制造铁壶工艺
日本老铁壶的铸造方法与现代有所不同,老铁壶当时采用的是一种脱腊技术,每件铁壶铸好后,必须敲碎模具,才可取出。而且以前的老铁壶是纯手工制作,所以制造出来的壶绝对不会出现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它具有外形的全球唯一性,是百年难得的珍贵古董,亦是一件带有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的水器。可以把它当成一件日常煮水器来养生,或是一件艺术品来欣赏,亦或是古董来收藏。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日本传统手工艺品铁壶的制造流程,一起来看: 日本铁壶最初的历史已经有点模糊,但渊源还是清楚的:在西方的资料中,无一例外地指出日本铁壶来源于中国唐宋煮水器。日本铁壶最早...
各种材质茶壶功效大全,值得收藏!各种材质茶壶的功效
俗话说“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茶器和茶的关系,如同水和茶的关系一样密不可分,茶具的造型,影响着品茶人的心情,而茶具的材质更是关乎茶的质量和效用。今天给大家带来各种材质茶壶功效,给爱茶的朋友一个参考! 紫砂壶 1、保味作用。紫砂壶保味功能好,泡茶不失原味,更无本身所带的异味,聚香含淑,色、香、味俱佳,且香不涣散,得茶之真香真味。《长物志》说它“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2、陈茶不馊。紫砂壶壶盖有孔,能吸收水蒸汽,不至在盖上形成水珠,滴在茶水中搅动茶水,加速茶水的发酵,因此用紫砂壶煮茶,不仅醇厚芳香;而且不易发馊。即便是储存隔夜茶,也不易起腻...
茶具:史上第一部茶具图谱!有关于
陆羽在《茶经》中把饮茶器具称为“茶器”,而将采制茶叶用的器具称为“茶具”这种称呼一直沿袭到北宋。到了南宋,审安老人(其真名董真卿)于咸谆五年(公元1269年)撰写《茶具图贊》时才将饮茶品具改称为“茶具”,沿用至今。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具图谱。 《茶具图贊》用白描画法将盛行于宋代的斗茶用具记录成图,称之为“十二先生”,赐以名、字、号,并按宋时官制冠以衔职,非常形象生动地反映出宋代社会对茶具的钟爱和对茶具功用、特点的评价。 这十二件茶具分别是:韋鸿臚 ...
漫谈普洱茶与茶具(五)
陆羽还把一种敞口,斜壁,浅腹,矮圈足的茶碗称茶瓯(ou),还对用什么茶因汤色和香气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茶具才可衬托出茶汤,透显出香气特色,加上唐代如皮日修、陆龟蒙等著名文学家对茶文化的推崇把中国的茶文化推到了历史上的一个巅峰宋代,我国茶文化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历史时期。经过唐、五代时期的发展,宋人饮茶习俗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点茶、斗茶、分茶、茶百戏,名日繁多的茶事、茶艺活动争奇斗艳,令人眼花缭乱。 从建安刮起的一阵斗茶风也迅速风靡全国,从皇帝到黎民百姓,都沉湎其中,所谓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成以高雅相从事茗饮。(宋徽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