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器

  • 煮茶生火用什么炭比较好?王迎新《人文茶席》告诉你

    图为王迎新《人文茶席》书影() 昵茶网编者按语:以下内容摘自王迎新《人文茶席》一书,其书第二章第一节,原题《基础茶席的设置》。本篇文章介绍基础茶席的设置之“炭品”。 炭品 橄榄炭(及枣核炭) 潮州有茶房四宝:“玉书碨”“红泥炭炉”“孟臣罐”“若琛瓯”,其“红泥炭炉”中用的就是“橄榄核炭”。橄榄核炭取乌榄剥肉去仁,核入窑室烧,烧制后色泽莹黑乌润。燃烧后火力舒缓有致,隐隐有“炭香”,但制作复杂,据说五斤橄榄核可烧得一斤橄榄核炭。橄榄炭煎水,水活而有灵气,适宜冲瀹岩茶、单丛、普洱老生茶。 图为煮茶用炭,源于王迎新《人文茶席》内页 菊花炭...

    2022-12-10 22:37:43
    801
  • 1分钟教你区分银壶一张打与非一张打

    为什么那么多业内人士都在热捧一张打银壶,一张打银壶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如何区分一张打与非一张打?今天银壶客统统为您解答! 一、什么是一张打银壶? 如今,银壶泡茶已成为很多品茶爱好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片造”的银壶更是倍受业内人士热捧。“一片造”又称“张打”或者“一张打”,除了把手与壶盖,壶体部分只用一块银版成型,不用熔接、灌模,纯粹用敲打来完成制作。每一把都堪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银壶。 二、银壶一张打的分类有哪些? 一张打银壶根据壶体、壶嘴、壶耳是否都是通过一片银打制而成,主要分为三种境界:初级常见的为壶体一张打,高级的为口...

    2022-12-10 18:44:23
    854
  • 柴烧杯,究竟能不能软化水质?

    柴烧杯,是嗜茶人必备的侍茶神器。 以其烧制时的难以预测和所具有的软化水质的功用几近封神,那么被众人吹爆的柴烧杯,真的能软化水质么? 抱着这样的疑问,笔者特地去找了九山窑的主理人,一个对柴烧爱到极致,同时也对柴烧有着深刻认识的手艺人高申老师。 高申,九山窑的主理人 表明来意后,当即高申老师便拿出三种不同材质,皆为手工拉胚的品杯,分别为气窑烧制的品杯,柴窑品杯,以及普通的景德镇瓷杯,让我们亲自去品同一款茶汤,感受其中的差别,结果柴窑品杯的汤感更为饱满醇厚,即使尾水也甘甜丰润。 这几款器,单看都是上品,但和柴窑品杯的差别,究竟在哪里呢? 问:都说柴...

    2022-12-10 14:51:03
    619
  • 面对市场上复杂多样的紫砂壶,你应该要留一手的!选购方法

    紫砂历史长达百年之久,知识博大精深,想要彻底弄透紫砂的行道,非一朝一夕所能成的。随着现在紫砂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想要了解紫砂的人也在不断增长,可面对复杂多样的紫砂我们总是心存疑惑,不知真假。紫砂也是一个需要慢慢摸索的过程,小编整理总结了一些紫砂常见问题,供爱壶的你了解紫砂文化! 为什么说宜兴紫砂壶是泡茶的利器,它的优点在哪里? 答:紫砂有三个特点:一个第一和两个唯一。第一即冲泡茶功能第一,无可取代,被称为茶具之首;唯一即是材质的唯一性,紫砂泥得天独厚,目前为止全世界只有在宜兴发现具有双气孔结构的紫砂矿,因其这种独特性使得紫砂壶能够...

    2022-12-10 10:57:43
    709
  • 新华手工银壶匠人苏海青

    初识 初见他,是通过一位老友介绍。他了解到我们寻找手工匠人的初衷后推荐了苏海青师傅,他什么也不肯说,执意要带我们去看看。 初见 还未到门口时器物与器物间的敲打声已经在耳边响起。从大门看进去一个消瘦的老人家拿着一把,已经成型的半成品银壶。皱着眉头来回打量壶嘴的位置,一边喃喃自语一边摸头苦恼,嘴里不知道在嘟囔些什么实在不忍打扰。 几分钟过去,他未察觉已在门口多时的我们。也许是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他看到了门口的我们,便招呼到家喝茶。 通过这次简单的聊天,我对这位固执有趣的老人家有了初步的了解。 匠人之路 他出生于一个世代打...

    2022-12-10 07:04:23
    817
  • 紫砂壶怎样选购之外观及品质

    外观 一是造型、图案、色泽要脱俗和谐,气质优良;二是敲打声音清脆悦耳,不沉闷,不尖锐;三是壶放在桌上要平稳,壶盖壶口结合紧密不溢水,壶把提用方便,壶嘴出水流畅壶内较为光滑,容积容量比例恰当:四是看壶出水时有无挂珠,有无断线的现象。 若壶倒水时,突然将其持平,壶嘴下沿不挂水珠者、出水均匀流畅,水流不扭曲者为好壶茶壶首先要美观,其次重心要稳,买壶时,在壶中装入约壶容量3/4的水,用手平平提起茶壶,缓缓倒水,如感觉很顺用,则表示该壶重心适中稳定。 掀起壶盖时,壶口要平要圆。壶出水应有劲(或注水有力),有弧度,水线柔美,不散开即集束段长。倾倒壶水时,若能使壶中...

    2022-12-10 03:11:03
    874
  • 银壶有害?为何?

    很多网友说纯银是不适宜制壶的,因此银壶都不是纯银,都含有重金属杂质,使用者有可能出现镍、镉、铜、铅堆积等有关的疾病,这句话是否有科学依据呢?银壶是否真的有害?今天银壶客就带大家一起分析分析。 关于“银壶烧水对身体有害”之说,就如同国内出现的“问题奶粉”道理一样。正规的银壶用一手银手工打造,纯度能保证,而且纯银能杀死600种细菌,净化水质效果显著。 只是现在市场的银壶多用回收的二手银或者是电子产品零件中提取出来的银,再用机器批量制造,价格低,当然不排除会出现重金属情况,这种银壶纯度一般只在925,不会超过990,喜欢银壶的壶友们可以从纯...

    2022-12-09 23:17:43
    765
  • 壶铁记

    春季万物复苏,也是雨水充足的季节,许多地方也会出现回南天气。潮湿不利与壶身,所以对铁壶的外部保养更是重要。 铁壶的保养先讲表皮,既然是铁,无论怎么保养,皮壳还是会有锈迹,所以老铁壶除表皮的锈迹,只求“差不多”,不必擦得反光露白,就算再干净与空气水分氧化又会变回“差不多”。 例1:白肌,这个就是釜师做的防锈处理,就是尽可能不要去刷它的,因为这种白肌保留下来完整的就比较少了。这种皮壳是多么的美啊。 例2:表面有描金或者镶嵌的,保养也要注意,必须非常小心,不可用粗布硬物去擦洗,尽量避开镶嵌或者描金部分,特别是描金的,就不要去擦它。容易擦掉描金部...

    2022-12-09 19:24:23
    785
  • 银器祛湿是真的吗?如果是,有什么科学的依据?

    在旅游景点,常会听导游大力安利银器的重要作用,其中一条就是祛湿,具体方法大约是将葱姜蒜打碎,把蛋清加热,一起放入热的银碗中,用纱布封好,扣在关节处摩擦,或是用鸡蛋包着银器在身体上滚动,如果湿气重,银碗内壁或者银器会变黑,说明湿气已排出。 银器变黑的真相 银器变黑是因为银离子被氧化(银与氧气几乎不发生反应,是被硫离子氧化)蛋清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含硫量较高和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银(黑色)。 这就是鸡蛋包银器在身体是滚银器变黑的原因,也就是说鸡蛋包着银器,不管是在地上滚或者是任何地方滚,银器都会变黑(也就是说在这里银器变黑这个现象与人体是...

    2022-12-09 15:31:03
    771
  • 茶器几语

    碗 碗是国器。 中国人开始用碗饮和食,便挥手告别野蛮,进入了有规矩的文明时代。千年流逝,由汉到唐,碗早已完成了从陶到瓷的飞跃,到了茶和酒大放异彩的盛世,碗也不再独守一羹一饭的岁月,开启了“尽日一餐茶两碗”的精彩时代。 到了斗茶成风的宋朝,碗更讲究了。宋人生活以雅致出名,大到王公宴席,小到家庭小会,盛糕点果子皆以美器相配。兔毫盏是宋代公认的上等茶碗,因其黑色釉面散布着细密的筋脉,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纤细柔长而得名,用它来盛茶,便于观察茶沫的白色茶痕。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也极力推崇:“建盏胎骨既厚,宜于久热,且釉色黑,水痕易验,故最宜斗试...

    2022-12-09 11:37:43
    676
  • 洗干净茶具,才能享受健康的茶汤

    曾有嗜茶的老茶人拿出心爱的茶壶给茶叶旦泡茶,还特地展示了一下乌黑油亮的茶垢,说这么厚的茶垢可值钱了。 茶叶旦心里翻江倒海,“这泡出来的怕不是茶汤,是细菌汤了。”茶垢容易滋生细菌,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茶垢越厚,泡出的茶越健康或是香醇的说法纯属胡说八道! 勤于刷洗茶具,才能更健康地享受茶汤的清香。 泡茶前,怎么洗茶具? 用滚水住满整个茶壶,温热壶后,倒掉热水,闻一闻壶内有没有上次泡茶留下的茶味。如果是很久没用的壶,切忌一开始就用滚水烫,要先温水泡壶。 茶杯的清洗很简单,用滚水注满杯体,让水溢出杯面即可。 清洗玻璃茶具 玻璃茶具最好养了!注...

    2022-12-09 07:44:23
    810
  • 使用公道杯的正确方法怎样正确使用公道杯?

    公道杯,闻其名,便可知其意,主要是为了均匀茶汤的浓度、平衡茶水的多寡。公道杯的意义便是均匀这第一秒至第五秒间出的茶汤的浓度。使一起喝茶的茶友能喝到同样浓度的茶汤,不会出现同一泡汤,你喝到的比较浓,他喝到的比较淡的情况,非常公平,所以叫公道杯。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公道杯在斟茶上,可以表示掌茶人的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运用不当,则常常会闹出笑话,甚至得罪他人。因此,如果您是主人或者掌茶人,运用公道杯一定得注意了,下面是使用公道杯的技巧。 1、就低勿高 “高山流水”的话,会使茶汤的香味散失,还会导致泡沫增多,影响...

    2022-12-09 03:51:03
    698
  • 茶漏与茶滤是一样吗?用还是不用?怎样用?

    总有朋友把茶漏与茶滤混为一谈,因各个地区的文化、风俗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少人把茶滤称之为茶漏,事实上,茶漏与茶滤是不但外形不一样,功能上也有区别。 具体来说,茶漏没有滤网,是为在投茶的时候,放在壶口上,用来扩大壶口,方便倒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到外面的。其作用就相当于是一个漏斗,故名茶漏。而茶滤有滤网是用来过滤茶汤中的茶叶碎渣,使茶汤更清透明亮,以便更好的观察汤色,既提升茶汤的美感,更提升品饮时的口感。 但是,有经验的茶客可以体会到茶滤的使用会对茶汤有所影响,那究竟会不会对茶有影响?哪些茶一定会用到茶滤呢? 其实,并不是每一种茶都要用到茶滤,...

    2022-12-08 23:57:43
    686
  • 银壶:千锤方成器,百载有余温!

    银,闪着月亮的光辉。 在公元前三千年的两河流域文明里,银质器皿便有一席之地。它神秘、古老、高贵,那些一笔一划錾出的图腾与故事,让我们得以穿越千年对话远古先民。 长久以来,银都被赋予货币与装饰的双重价值,人们将所得财富煅制成银器物、银饰品随身携带,成为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在中国,历代均“煮水以银壶为贵,泡茶以银壶为尊”。 明朝许次纾的《茶疏》中这样写到:“茶注以不受他气者为良,故首银次锡。”银壶色泽高贵、传导快速、能改善水质,并释放微量银离子,泡出的茶柔软爽滑,犹如丝绢。 银壶,奢而不浮,美而实用,在茶人眼里是臻品,在匠人眼里,则是...

    2022-12-08 20:04:23
    777
  • 铁壶烧水泡茶,真有那么神吗?

    现在是冬天,身边很多的朋友都喜欢用铁壶煮茶喝。除此之外,他们泡茶也喜欢用老铁壶来烧水冲泡,说这样烧出来的水水温更高,并且含铁丰富,对人身体好。真的是这样吗? 用老铁壶泡茶,也不算是少见了。作为一种煮水器具,铁壶也在被更多的茶友接受。但是有市场的产品就或多或少的免不了炒作。就像上图所看到的一样,由于受利益的驱使,一些商家在对老铁壶的介绍中,经常提到它的一些特殊功效,比如能够提高水温,蓄热能力强;还可以软化水质,形成“山泉效应”;或者说铁壶受热后会释放出大量的二价铁,能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等等。在这些噱头之下,越来越多的茶友对老铁壶...

    2022-12-08 16:11:03
    751
  • 铁壶泡茶优势,比紫砂怎样?

    首先,铁壶的好,在于能充分改善水质,提升品茗的醇和感受。 山泉水效应: 山泉水经由山林下面砂岩层过滤,含微量的矿物质特别是铁离子和极少的氯化物,水质甘甜,是泡茶最理想的水。铁壶能释放微量铁离子又能吸附水中的氯离子,铁壶煮出来的水和山泉水有异曲同工之功效。 对水温的影响: 铁壶能提升沸点。泡茶时,水以刚煮沸起泡为佳;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如沸腾多次,不断排除溶解于水中的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使水变“老”,茶叶的鲜爽味便大为逊色;沸腾不够的水,称为“水嫩”,也不适宜泡茶,过低的温度不利于茶中成分的浸出;铁壶与“随手泡”之类的常见烧水壶相...

    2022-12-08 12:17:43
    755
  • 铁壶上的西游记

    有个外国人问我为什么喜欢孙悟空。我回答他:超人,钢铁侠,美国队长为你们维护正义七八十年。而孙悟空,为我们斩妖除魔,五百年。你们有很多英雄。我们只有他一个。 在中国,如果谁说没看过《西游记》,旁边人肯定会齐刷刷投去异样的眼神。 《西游记》实在太有名了,尤其是那个火眼金睛、法力无边的孙悟空,曾是多少人的偶像。而师傅唐僧,则因其坚不可摧的取经意念,成为整个团队的精神领袖和核心人物。没有他,取经团队就好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天不到就得散了。 然而唐僧和悟空,却都有着难以回避的问题。 唐僧总是偏听偏信,好心肠泛滥。最致命的是,他宁愿相信...

    2022-12-08 08:24:23
    819
  • 怎样用紫砂壶是进行利茶?怎样

    看下紫砂壶的宜茶特性 1、宜兴紫砂壶千度成陶,壶中有非常多呈回旋状的双向循环的气孔,好的紫砂壶能达到百分之五十的气孔率。这是能沏好茶的一大重要的原因。 2、比起金银铜锡一类的金属器皿来,宜兴紫砂壶不含有任何金属杂味。 3、宜兴紫砂壶胎体较厚实,一旦注入开水,不会有烫手的顾虑,冬日,热水也不会很快冷却,这一点尤其能使茶沏得更香。 4、紫砂壶另一鲜为人知的特点是:置于屋中,用它盛水会冬暖夏凉,软化水质,几乎是一口微型的井。 5、紫砂壶还能使水质净化,一般我们不倡导喝隔夜茶,可是宜兴紫砂壶盛了茶水,即使盛夏,到了第二天不仅不馊,还可以饮用。据...

    2022-12-08 04:31:03
    889
  • 养茶宠三年,这些实用技巧免费送

    导读:茶宠,其顾名思义是用茶水滋养的宠物,供茶客品茗时赏玩。目前市场上制作茶宠的材料多为紫砂、陶、瓷、石或树脂。关于茶宠的更多知识,上期在《史上最全茶宠图鉴》一文中详细介绍过,在此不再赘述。 养得好养得久的茶宠,身披茶色,朴拙雅致,观之赏心悦目。经过茶客长期的把玩,抚之温润平滑。实为茶桌增添不少情趣。 那么,茶宠要如何才能养得好?自家的茶宠要如何才能养的像别家的一样温润雅致,灵气四溢呢?以下笔者就为茶友们介绍几个养茶宠的小技巧: ①刚买来的茶宠颜色很新,或红或紫或偏白,表面微微起砂,养它只需每天用笔蘸着茶水轻轻抚刷,或用茶水浇淋即...

    2022-12-08 00:37:43
    603
  • 泡茶选建水紫陶壶的8大理由

    泡茶为什么要选建水紫陶壶?告诉你8大理由。 1、泡茶茶香馥郁。建水紫陶壶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能使茶叶越发的醇郁芳沁。 2、满足高温冲泡。建水紫陶茶壶在一千多度的高温下千锤百炼,能满足一切需要高温冲泡的茶叶的冲泡条件。 3、天然、安全、健康。建水紫陶的坯土主要取自建水近郊五彩山上的五色陶土,无任何掺杂物,陶泥安全健康,天然不含重金属,它的烧制温度是1100-1200度,属于高温细陶,可溶性重金属已经挥发,冲泡时已经没有可溶性重金属存在。 4、磁化水。建水紫陶含铁量高,带有磁性,陶土中的磁性会使水分子发生一定的磁化作用,对茶性的释放,...

    2022-12-07 20:44:23
    780
  • 拼紫泥与绞泥的在制作工艺上有什么区分?不同

    拼紫泥 简称拼紫,也是常见的一种紫砂泥料,简单来说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泥料配在一起的泥料,原矿泥料拼配的话是不含化料的。拼紫泥一般为紫色或褐色,颜色或深或浅不尽相同。各家都有自己的泥色配方取用配合,各有心术,秘不相授,拼紫泥是制壶艺人的二度创造,使紫砂壶更加多姿多彩,楚楚动人。 泥料的拼配不是今人发明,而是古已有之。明末紫砂艺人对泥料的选择已经非常讲究,他们已经会使用几种不同色泽的泥料,通过不同的配比,或者掺以钢砂、泥砂,使色泽变化更加丰富,得到更好的观感和手感。 泥料拼配是一门单独的学问。因为不同矿料炼制的紫砂泥料,其窑烧的...

    2022-12-07 16:51:03
    885
  • 茶具选不对茶汤就要毁?选择茶具泡茶的重要性

    古往今来,爱茶人士都明白一个道理一壶侍一茶。如今,茶具的种类虽然增多了,但材质还是以陶器、瓷器、玻璃为主,那这三种不同的茶具对茶汤分别有什么影响呢? 对香气的影响 茶具的质地。我们在这里以密度来区分。密度不同,导热和散热系数也就不同,一般密度高的壶,散热速度快,保温效果茶;密度低的壶,散热速度慢,保温效果好。所以,茶具的密度高,泡起来茶香清扬;壶的密度低,泡起来茶香低沉。而我们常见的茶具材质密度排序为: 玻璃>瓷器>陶器 也就是说,用玻璃茶具冲泡绿茶比较好,用瓷器茶具冲泡红茶、香片比较好,陶器如紫砂壶可以冲泡黑茶。 对汤感的影响 玻璃茶具表...

    2022-12-07 12:57:43
    810
  • 都有哪些竹木茶具?茶具

    竹木茶具有哪些: 竹木茶具是指以竹或木制成的茶具。以竹制成的茶具大多为辅助茶具,如竹茶夹、竹茶则、竹茶罐等;而木质茶具主要以茶碗、水洗为主。竹木茶具做工比较简单,轻便、实用。到了明清时期,竹木茶具开始精工细作,但大多为辅助茶具,如明代的竹茶炉、竹架、竹茶笼,清代的紫檀茶籝等。 竹木茶具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盛行至今,如云南地区的傣族、哈尼族的竹茶筒、竹茶杯,再如藏族和蒙古族的木茶碗、木茶槌等等。 ...

    2022-12-07 09:04:23
    735
  • 釦器|给你心爱的茶器加道“光环”

    在诸多中国传统器具设计中,许多装饰是对其实用功能的补充和完善,釦器即是很好一例。 釦器是指在器物口沿、腹部或底部用金属箍镶固,以此达到加固和装饰器物的目的。 《说文金部》曾载:“釦,金饰器口。”注“釦,音口,以金银缘器也。”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釦器,是西周时期西安张家坡出土的几件附在漆盨上的青铜做成的釦。 东汉以后,漆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逐渐为瓷器所替代,釦漆器就渐渐消失,但是“釦”作为一种工艺,仍然为瓷器所承袭,作为一种传统的奢华工艺流传下来。 有宋一代,由于朝廷对于器具极为讲究品位,因而釦器之艺大盛。宋朝工部文思院设“棱作”...

    2022-12-07 05:11:03
    740
  • 紫砂茶壶、杯子、茶宠,其实各有各的养法!

    茶人的宝贝可不是光摆在那,而是讲究要用、要“养”。对于玩手串的人而言“万物皆可盘”,对茶人而言,似乎也是“万物皆可养”。 陶或紫砂材质的茶具,在茶水的滋养下颜色会变深,光泽也会越来越润。 茶壶、茶杯、茶宠,这三样是茶台上最常见,它们分别该怎么养呢。 养壶 养壶:养壶的方法五花八门,基本原则都是一样的,不外乎以下六点 ①彻底将壶身内外洗净 ②切忌油污接触 ③用茶汁滋润壶表 ④适度地用养壶笔擦刷 ⑤用毕清理晾干 ⑥让壶有休息的时间 说起来好像很繁琐,让人望而生畏,其实做起来完全可以了无痕迹,平时一点一滴在细节上养成好习惯即可。 具体说...

    2022-12-07 01:17:43
    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