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器

  • 从宫廷茶具,看大唐匠心之美

    这里有强大的凝聚力,有文化的传统,博大的胸怀有包容的气度。这里有山川的睿智有大海的气魄,这里有有趣的灵魂。节选《东涧西藏》。 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唐塔地宫后室出土,这批茶器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最完善最精致的茶具文物。 《物账碑》载,茶槽子碾子茶罗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两。同时,鎏金飞鸿纹银则长柄勺茶罗子上还刻有“五哥”两字“五哥”是宫中对僖宗小时的称呼。 从实物中来看,《物账碑》中的“七事”应为:茶碾子茶碢[tu]轴茶罗子鎏金飞鸿纹银器中标出的茶器。 另外,还有玻璃器皿的茶碗茶盏子两枚,《物账碑》载明为茶器。从这组奢...

    2022-12-19 01:04:23
    677
  • 一个不被在意的步骤:清洗茶具

    有的人,茶喝得好,泡茶也讲究得很,但对茶具的清洗却并不在意。用完的茶具,随意地放入茶洗,甚至干脆置于一旁,等下次泡茶时再清洁。 抑或是,每次喝完茶,会有意识地注重清洗,却没找对方法,为后续喝茶带来了麻烦。今天,就让我们来关心一下这个无法被跳过、但从不被在意的步骤洗茶具。 喝好茶,首要是茶具干净 首先,必须要树立一个观念:及时清洗茶具,非常有必要! 茶具使用过后,如果不及时清洗、或清洗不到位,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会经空气和水氧化,形成茶垢。 茶垢黏附在茶杯、茶壶的表面,不但非常不美观,而且会滋生细菌、对喝茶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影响美观...

    2022-12-18 21:11:03
    662
  • 解析:银壶的制作工艺

    一把银壶的锻制经历的繁琐工艺手段,是银匠人饱历岁月才积淀下的资历和神韵,一片银打一把壶,锤银的丁冬之声敲响了多少下,外人无法体会。但了解银壶之后,制作银壶的工序有必要加以说明,以期对匠人辛苦的慰劳。 银壶制作流程,传统与现代技艺融合,各个环节丝丝相扣,严密有序,大致分六大工序: 一、设计:好的设计方案是制的基础,工艺师会创作主体、确定器型、錾刻图案和后期体现的主题。 二、制模:根据设计好的样式,塑制产品模型并进行翻模。 三、制胎:主要用来制作银壶器型,采用“搂、墩、闪、光”等手工制胎的基本技法捶打来改变块、条基料的形状以完成精美...

    2022-12-18 17:17:43
    814
  • 怎样去除银壶壶壁内的锈点?

    有些银壶内壁会出现锈点,很多爱好银壶的壶友都以为是银纯度不够。 其实不然。 真正的原因在于水质问题,以及在手工敲打银壶过程中,工具在银壶内壁表面留下的铁质。 那出现了锈点应该怎么去清洗呢?怎么去除呢? 这里教大家2个简单实用的方法。 首先将醋加热,然后倒入少量的热醋到壶中,用抹布擦拭锈点,反复几次,锈点很快就会消失,最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即可。 不宜用坚硬的东西去强制刮洗银壶内壁,因一般银壶的纯度为99%以上,质软,很容易被刮出划痕,难看! 淘米水去污的功效很强,很多有洗过铁锅的朋友,也许就用过这种办法清洗过家中生锈的锅。 方法很简单,首先将...

    2022-12-18 13:24:23
    830
  • 银壶有什么实用功效?

    1.杀菌、消炎、排毒作用 代医学认为:银能杀菌消炎,排毒养生,延年益寿,长期使用,可以起到加速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的作用。银是天然的抗生素,银壶煮水时释放的银离子,能消灭650种病菌微生物(一般抗生素只能杀死6种病菌)。银有很强的消炎和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因而能够防止副作用和病菌的耐性强化,根本上控制病菌的繁殖。 2.软水、净化水质的作用 银壶煮水,能使水质变软变薄,有很好的软水效应。古人谓之“若绢水”就是说水质的柔薄爽滑犹如丝绢。 对于喝茶的爱好者来说,没有比银壶更好的煮水器皿,用银壶泡茶,更能够让茶色和茶香的品质更上一层楼。 3.去...

    2022-12-18 09:31:03
    620
  • 同样是银壶,为何颜色差距这么大?

    很多朋友在第一次接触银壶的时候,看到银壶有很多不同的颜色:白色的、亮色的、还有做旧黑色的,心中就会有一个疑问:银壶怎么有这么多颜色,是不是银的?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银壶为何有这么多颜色。 银壶的颜色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做旧的,二是不做旧的。 不做旧的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1.银本色 银本色是银固有的颜色,在工艺上,如果银壶打制成型后,高温回火,银壶显示的颜色就是雪白色。 2.镜面抛光 茶友们常常开玩笑地说,这种银壶有“不锈钢”的质感。 因为当银打制成壶后,工匠师傅会对银壶抛光,厝平,把壶身打磨成镜面的感觉。 当然,壶表面虽然是...

    2022-12-18 05:37:43
    890
  • 茶知识:购买铁壶茶具误区和选购技巧

    1、铁壶的铁离子可以让水质软化的 用铁壶烧水是可以软化水质,但是铁离子和水质的软化并没有存在有直接联系的,谁知的软硬程度是水里的钙镁离子聚顶的,水质软化是抽取钙镁离子的过程,让水质软化的不是分解的铁离子。 2、铁壶导热好可以提供高沸点 铁壶的导热性好,但是水的沸点是和茶壶的材质没有存在联系,导热好不是代表水的沸点高,影响水沸点是因为气压的问题,想要沸点高的应该使用高压锅。 3、导热好而且保温 一边说导热,一边说保温是相互矛盾的,导热好,就是吸热快,散热也是比较快。 铁壶使用和保养 1、当铁壶的水不足时候,要加热水,补充水量的,避免水...

    2022-12-18 01:44:23
    604
  • 使用银壶时一定会遇到的问题,你遇到过几个?

    说实话银壶确实有些“娇贵”,毕竟是贵金属。对于很多刚接触银壶的新手来说,使用和保养起来都是一个问题。有些朋友更是因为这些原因就对银壶望而止步,其实会有这样顾虑的朋友大多是因为不了解银的特性。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银壶的一些特性有所了解之后,使用保养起来就方便多。了 下面就给大家说说银壶使用途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为什么会这样,还有如何解决。 1.“锈点”、“黑点” 相信很多壶友都遇到过这个问题,银壶内壁出现了锈点,黑点,就是像一个小洞眼。很多朋友在遇到这个问题时第一反应就觉得是质量问题,其实不是,导致这样的原因有两点:一...

    2022-12-17 21:51:03
    838
  • 各种材质茶壶功效大全,你都知道吗?

    导读:俗话说“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茶器和茶的关系,如同水和茶的关系一样密不可分,茶具的造型,影响着品茶人的心情,而茶具的材质更是关乎茶的质量和效用。今天给大家带来各种材质茶壶功效,给爱茶的朋友一个参考! 【紫砂壶】 1、保味作用。紫砂壶保味功能好,泡茶不失原味,更无本身所带的异味,聚香含淑,色、香、味俱佳,且香不涣散,得茶之真香真味。《长物志》说它“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2、陈茶不馊。紫砂壶壶盖有孔,能吸收水蒸汽,不至在盖上形成水珠,滴在茶水中搅动茶水,加速茶水的发酵,因此用紫砂壶煮茶,不仅醇厚芳香;而且不易发馊。即便是储存隔夜茶,也...

    2022-12-17 17:57:43
    631
  • 漫谈普洱茶与茶具(七)

    明代有名的茶种类很多,虎丘、罗芥、天池、松箩、龙井、雁荡、武夷、日铸等都是当时有影响的茶,这些茶不需碾罗后冲饮,其烹制法亦与前人异,然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陈师道记述了当时苏、吴一代的烹茶法:以佳茗入瓷瓶火煎,酌量火候以数沸蟹眼为节,如淡金黄色,香味清馥,过此而色赤不佳矣!此法及壶泡法,这种方法较之前代不仅简便易行还还原了茶叶的自然天性,正因此这种泡茶的方式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明清时的茶具以瓷器为主,瓷器主要产自于景德镇,明清两朝的官窑都设在景德镇的龙珠阁,在元青花的基础上又创造了不少新品种,如民水乐的甜白瓷、成化...

    2022-12-17 14:04:23
    639
  • 怎样正确使用与保养紫砂壶?紫砂壶怎么保养?

    爱壶的收藏者们,一把心仪已久的好壶到手,往往仔细把玩,爱不释手,可是却不懂得如何使用与存放,更不知道如何保养。不管多么贵重的壶都要养壶,只有细心养过之后才算是真正的好壶。下面我就帮大家解除这些疑惑。 新买到手的壶,先要查看壶盖与壶口是否吻合,气孔是否阻塞,茶嘴出水是否顺畅,壶内、壶底、壶壁是否遗留泥屑等。如发现泥屑留存或阻塞则用木质、竹质茶除掉,如盖口不平整或不吻合应该用砂纸磨平或金刚砂磨吻合。 新壶经过查壶、理壶之后用开水烫洗干净即可,有壶友喜欢先用开水或茶水浸泡一段时间再使用,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壶在热水的刺激下气孔...

    2022-12-17 10:11:03
    768
  • 七种茶分别配什么茶具?

    很多人都有喝茶的习惯,尤其是在天气干燥的季节,及时的喝茶补充水分,既可以调整我们的身体状态,还可以解渴清心,是非常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选择。但是,并不是一个杯子,就可以泡出所有好茶的,这里面很有讲究哦,快跟着笔者来深入研究一下吧! 泡茶喝是很多朋友都会有的习惯,但是很多朋友对杯子的选择不了解,不知道该选择哪种杯子泡茶喝比较好,那么究竟泡茶要用哪种杯子才养生呢? 泡茶杯子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杯子可以帮助发挥茶的保健功效,所以下文当中会给大家介绍泡茶要用哪种杯子才养生的相关问题,希望下面小编的介绍能够给大家带去帮助。 许多人上班后...

    2022-12-17 06:17:43
    612
  • 原来玻璃茶具泡信阳毛尖有这么多好处!

    玻璃茶具通透明亮,用玻璃茶具泡信阳毛尖,品茶的同时也可以观赏茶叶在茶具中唯美的形态,所以玻璃茶具泡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那用玻璃茶具泡茶都有哪些好处呢? 玻璃茶具泡信阳毛尖在于散热较快,有利于水温的掌握,保持毛尖原有的风味特点。冲泡信阳毛尖对水的温度有很高的要求,跟大众熟知的80-85度开水泡毛尖的传统方式不同,文新建议要用100度的沸水来泡信阳毛尖,用80-85度的水来冲泡,就不能把茶叶的香气给泡出来,也不能迅速的把茶的有益成分泡出来,用玻璃茶具冲泡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在所有材质的杯子里,玻璃杯是最健康的。玻璃茶具使用高硼...

    2022-12-17 02:24:23
    639
  • 银壶泡茶喝多了,对身体的影响居然这么大!

    煮水以银壶为贵,泡茶以银壶为尊 古人有“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一说。煮水,泡茶,银为贵。银壶,释放银离子,除去水中杂质、杂味、细菌等,能使水质变软变薄,古人谓之“若绢水”就是说水质柔薄爽滑犹如丝绢。另外,本身洁净无味,而且热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锈,不会让茶汤沾染异味。 相比“砂之土,瓷之脆,铁之锈”,银是唯一洁净无味、净水无菌、养生养颜的尊贵净器。 银壶向来是宫廷皇家把玩之物,存世量少,银壶收藏在国内尚属小众,但凭其精良的工艺和东方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底蕴,近年来备受壶友藏家关注。 纯银壶实用功效: 1、银壶煮水时所释放出的银离子钠离子...

    2022-12-16 22:31:03
    753
  • 茶巾≠抹布!怎么清洁才是关键!

    爱喝茶的茶友,家里除了备有泡茶的基本用具,还有一样东西绝对缺少不了,那就是茶巾! 说到茶巾,大部分人都会比较随性,泡茶喝茶时,哪儿弄湿了往哪儿擦,哪儿弄脏了往哪儿擦,擦完往旁边一放就完事。 短时间内,看不出有多脏,时间如果一长,上面会积淀很多的难以清洗的污渍。 大部分的茶巾颜色深,能很好的掩盖住茶渍等的存在,但骗得了别人,骗不得自己。 茶巾有多久没好好清洗干净,自己心中肯定是有数的,把污渍洗掉,用起来既卫生,自己也会舒心很多。 茶渍具体能怎么洗掉呢,常见的肥皂、洗衣液等往往带有香味,茶巾的吸附性又很强,如若用肥皂等来清洗茶巾,茶巾再去擦拭茶具,...

    2022-12-16 18:37:43
    757
  • 釉面漂亮、花纹独特,这样的建盏更具收藏价值!

    建盏,是宋代八大名瓷之一,黑瓷的代表,可以说是因茶而生的瓷器。 建盏始烧于唐朝末五代,盛烧于两宋。建盏的烧制技艺曾经断代七百多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陶瓷界名家们从七十年代开始致力于恢复建盏烧制技艺,如今很多人也开始热衷于收藏建盏。 宋代,斗茶成风。建盏的形成与宋代兴盛的茶文化,和斗茶的风靡息息相关。宋徽宗也是斗茶的爱好者,他认为斗茶的茶盏“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建盏的出现,让宋代品茶艺术对茶具的研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福建省南平市的建盏文化街,每天都会有很多外地来的建盏藏家来这里挑盏。 建盏商户:价位一般...

    2022-12-16 14:44:23
    768
  • 名家新作|刘也涵建水陶钟馗系列作品欣赏

    图为:刘也涵建水陶作品 编者按:对于刚认识云南建水紫陶的陶友,关心得最多的问题,诸如“建水紫陶价格大概价位、云南建水紫陶价格”“建水紫陶图片及价格”“云南建水紫陶名师排名”“紫陶茶具”等相关问题。我们在此梳理了给予新陶友正确认识云南建水紫陶知识。 刘也涵建水陶钟馗系列作品欣赏 大概是建水陶泥的柔软质地已经深入灵魂,刘也涵的这组建水陶钟馗系列作品,一改传统钟馗的凶恶形象,不在捉鬼,而是读书品茗,变得淡然温厚。 刘也涵简介:男,满族,1965年出生于吉林伊通;1987年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版画专业;2003年考入中...

    2022-12-16 10:51:03
    612
  • 壶友为何偏爱黄龙山的原矿泥料?

    纯正原矿的紫砂泥料,是爱壶人的购买前提。而且,紫砂壶的工艺优劣与泥料的好坏,往往是成正比的。换句话说,制壶人不会在烂泥料上去下苦功夫,也不会在珍贵泥料上草草了事。真正优秀的制壶人,一般不会用“泥”来拖累“工”。 对于刚入门的新手来说,看“泥”选壶,是相对简单粗暴的方法。 当然,壶友们偏爱黄龙山原矿泥的紫砂壶,除了2005年颁布了“禁采令”给予的市场刺激以外,更多是出于原矿泥料出色的“把玩价值”。 1、泥色、质感原矿泥VS化工泥 纯正的原矿紫砂泥:无论黄、朱、紫,或是两者之间的颜色,都有玉石般的韵味,颜色黯淡,但越擦越润。 为什么呢? 紫砂...

    2022-12-16 06:57:43
    667
  • 罐里的茶空间

    品茶的人都知道,茶叶一定要新,即冲泡出来的茶汤要香气清鲜,滋味醇厚,给人以新鲜感。(注:此处不提普洱茶熟茶老生茶新茶的转化等) 其中的关键,就是茶叶的保存。因为茶叶的吸附性特别强,香气也很易于发散,若是保存不当,茶叶吸附了水分或异味,产生霉变,抑或香气散发,就会变得汤色暗沉,香味晦涩,从而造成浪费。 早在古代,人们就备有专门贮存茶叶的罐子,它是一种兼具审美与实用价值的文化用品。 茶仓,俗称茶叶罐,作为储存茶叶的器皿,其不同材质所体现出的优缺点也适合搭配不同种类的茶叶。如果说茶人品茶之地是“茶空间”,那么安置茶叶的地方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茶空...

    2022-12-16 03:04:23
    892
  • 宜兴紫砂壶在历史上都经历了哪些时期?故事

    说起宜兴紫砂壶,始于明代正德年间,至今亦有几百年的时间了。紫砂器,它不但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在历史上由于文人墨客的参入,使其逐渐具有独特的艺术性,赋予文化的气息。根据紫砂陶发展的历史特征,有前辈把紫砂器形演变归纳为八个时期: 草创期:正德年代以前,以瓦罐、缸器为主,以物用为主。到宋代则有类似茶壶的水壶,以加釉器为多。 初创期:自正德至十六世纪末年,约百年历史。金沙僧的作品既无枚章,因此已难能考证实在的器物。 筋纹期:以筋纹型作为第一期,如供春之六瓣圆囊壶亦列入筋纹器的话,此期的时间由正德八年,西元1513年至鸣远的十八世纪初为阶段。以整个...

    2022-12-15 23:11:03
    658
  • 云南中青年陶艺家作品赏析|朱玄峰建水陶新作

    图为:云南青年陶艺家朱玄峰 编者按:对于刚认识云南建水紫陶的陶友,关心得最多的问题,诸如“建水紫陶价格大概价位、云南建水紫陶价格”“建水紫陶图片及价格”“云南建水紫陶名师排名”“紫陶茶具”等相关问题。我们在此梳理了给予新陶友正确认识云南建水紫陶知识。 云南青年陶艺家朱玄峰建水陶作品赏析 云南青年陶艺家朱玄峰简介: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2011年开始了建水陶制作,擅于紫陶作品“装饰”。其建水陶作品既有传统文化的根本既富有创意,器型、布局、色调的合理搭配使得作品有着独特的个人风格,柔中带刚,别有一番情致。 ...

    2022-12-15 19:17:43
    712
  • 器为茶之父,怎样挑选最合适的茶具?

    很多时候掌柜都觉得泡茶很像一门厨艺,从对食材的了解、器具的运用、精心的调制,加上品尝时的环境、所用的盛器,最后融入泡茶者的心境。 在泡茶的过程中,器为茶之父。 茶与茶器的关系甚为密切,好茶如果能用更适合的茶器泡饮,便能更相得益彰。 而善泡者,无一不是对茶器有过深入的了解。 如今市面上的茶器大致也分为瓷器和陶器两大类,今天我们就先从基础的开始了解吧。 一,瓷质茶器有什么特点? 瓷器使用高岭土高温烧成,表面光洁透亮,胎薄致密,气孔少,吸水率低,传热快,保温性适中,泡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 瓷器致密,对茶味的反映不偏不倚,真实公正。 因此,瓷器是...

    2022-12-15 15:24:23
    865
  • 盖碗还要不要底托?

    首先,你得知道盖碗底托的设计者,她是怎么想的。相传,盖碗的底托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崔宁与其女儿都特别喜爱喝茶,那时的盖碗都是个人拿来当茶杯用的,也就是冲泡和饮用二合一。 最早的盖碗也是没有底托的,但是因为刚泡好的茶,直接拿着盖碗就非常烫手。于是崔宁的女儿就奇思妙想发明了木盘子来托住盖碗。而且为了防止盖碗在喝的时候滑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盖碗固定,这便是最早的底托。 因为这组三件套非常好用,所以广为流传,最后取名为“三才碗”。甚至到后来,底托还做得越来越新颖,形状百态。这种独特...

    2022-12-15 11:31:03
    711
  • 品民国王禹成置盖碗茶瓷

    盖碗,传为唐蜀相崔宁之女所创,李匡义《资暇录》卷下《茶托子》:“建中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取碟承之乃以蜡环碟子之央,其杯遂定用于世”,到明清时期盖碗广为流传。笔者要介绍的这件盖碗(上图),原为四川王禹成在1929年所置办。 由四川宣汉县档考证,王禹成为四川宣汉人,在1949年重修了四川宣汉王氏宗谱二卷(木刻本),在民国时期只有族长或由族长委派族里德才兼备有较高地位等级的人员才能编修族谱,笔者的这件盖碗外壁用黑彩题词“己巳夏,王禹成置”,从时间上推测,1929年的王禹成应是一青年才俊。1929年的中华民国、1929年的四川政治局势相对稳定,人民生活比较安...

    2022-12-15 07:37:43
    761
  • “三才杯”盖碗有哪些讲究?

    盖碗,带盖儿的茶碗,由茶碗、茶盖、茶船三件套组成。盖碗又称“三才碗”、“三才杯”,所谓三才即天、地、人。茶盖在上谓之天,茶托在下谓之地,茶碗居中是为人。 这么一副小小的茶具便寄寓了一个小天地,一个小宇宙,也包含了古代哲人讲的“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 盖碗茶起源于四川,是古老的巴蜀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关于盖碗的发明还有一则传闻: 唐代宗宝应年间,有一姓崔的官员,爱好饮茶,其女也有同好,且聪颖异常。因茶盏注入茶汤后,饮茶时很烫手,殊感不便,其女便想出一法,取一小碟垫托在盏下。但刚要喝时,杯子却滑动倾倒,遂又想一法,用腊在碟中作成一茶...

    2022-12-15 03:44:23
    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