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盏托置茶盏的托盘。托多呈圆形,中间有作为承托的凸起的托圈,即托口。瓷盏托始见于东晋,南北朝时开始流行,唐以后随着饮茶之风而盛行。
白釉花口盏托
宋辽以后盏托几乎成了茶盏的固定附件。《水浒传》第四回“只见行童托出茶来。茶罢,收了盏托”的描述,足以说明盏托在民间的广泛使用。
北宋钧窑天蓝釉紫斑六瓣式盏托唐代盏托口一般较矮,有的口沿圈曲作荷叶状,颇为精美。宋辽时期盏托几乎成了茶盏固定的附件,托口较高,中间呈空心盏状。明代托口微鼓,亦有船形盏托,称“茶舟”、“茶船。
清代盏托为圆形。有人说,它是五代柴窑其中的一种,也有人说它是宋代汝窑青瓷;还有人说,这种瓷是五代到宋代柴窑演变出来的汝瓷。盏托的质地多种多样,有瓷的、陶的、紫砂的、竹制的、木制的,更有贵金属如金、银、铜、锡的。在民国晚期,马克杯、玻璃杯引入我国,人们普遍觉得使用方便,没有用盏托喝茶那样麻烦,盏托就被逐渐淡忘和废弃。
相关文章
- 盏怎么辨识
- 徐寅《贡余秘色茶盏》品茶茶诗鉴赏
- 建盏是什么
- 精雅小器物:盏托之美
- 杯和盏的区分
- 茶盏是什么,茶盏怎么使用?
- 宋代 “斗茶 ”中的建盏文化
- 喝茶盏怎么养
- 追寻千年的梦幻茶盏
- 杯盏虽小可啜香
- 《红楼梦》里的十盏茶,道尽了人生
- 一杯清香醇,一生清福,尽在碗盏茗烟
本文地址:http://www.lzhh.net/tea/129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以及网友分享,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茶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茶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