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日本茶道起源史料

    茶宴发展逐渐形成文人茶宴、宫廷茶宴、寺院茶宴三种形式。茶宴的仪式,依环境条件和规模而有区别。宫廷茶宴通常在金碧辉煌的皇宫进行,气氛肃穆庄严,礼节也相当严格;所用茶叶为明前贡品,茶具为名贵瓷皿,用水为清泉玉液;茶宴举行时,首先由近侍布茶施礼,在皇帝的带领下,群臣举杯闻香品味,赞茶施恩,并相互庆贺。自始至终,均以品茗贯穿。整个茶宴过程,有迎送、庆贺、叙谊、观景等仪式。 寺院茶宴以“径山茶宴”为最为盛。径山万寿禅寺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肇建于中唐,兴盛于宋元,是佛教禅宗临济宗著名寺院,南宋时为皇家功德院,雄居江南禅院“五山十刹”之首,...

    2017-09-01 03:51:03
    779
  • 洞庭碧螺春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东洞庭山上住着一个叫阿祥的年轻人,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个叫碧螺的姑娘。他们彼此深深地相爱着。有一年,太湖里出现了一条恶龙,要娶碧螺姑娘,阿祥决定和恶龙战斗,保护碧螺姑娘。 那天晚上,阿祥拿着鱼叉,与恶龙搏斗,一直搏斗到双方都筋疲力尽了,阿祥昏死在血泊里。碧螺姑娘开始夜以继日地照料阿祥。可是阿祥的病情还是没有任何好转。一天,碧螺姑娘在洞庭湖边采摘到一些嫩茶,回家泡给阿祥喝。说也奇怪,阿祥喝了这些茶之后,伤势竟然慢慢地好了起来。 阿祥得救了,但是碧螺姑娘却累垮了,最终死在了阿祥的怀里。阿祥伤心欲绝地把碧螺姑娘埋在了洞庭山...

    2017-08-31 23:57:43
    775
  • 除了冰岛昔归还有这些茶,临沧茶到底有多牛?

    除了冰岛昔归还有这些茶,临沧茶到底有多牛? 很多喝茶的人,尤其是游走在小白和资深之间的茶人,你若问它,临沧是什么?他多半会翻个白眼,你说临沧是什么嘛! 很多人,对临沧是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然。知道冰岛、昔归都在这里,但不知道临沧,其实还有很多著名的微小产区,还是茶叶的基因库,还有很多沧海遗珠。我们今天,就来这浩瀚的临沧茶海中捡拾一番,看看,这块神秘的土地上,到底有哪些为我们所不知道的或者说似是而非的知识。 世界闻名的滇红临沧是天下茶仓,而凤庆滇红,则是临沧的一张世界名片。很多人熟知凤庆,都是因为滇红茶。滇红的美,似梦一样,长久以来,以一个茶乡...

    2017-08-31 20:04:23
    685
  • 茶客黄庭坚茶事典故

    分宁一茶客——黄庭坚 江西省修江北岸,“绿丛遍山野,户户有茶香”。产于此地的双井茶,条索纤细,身披白毫,看起来好像银须一样,色泽碧绿,茶味甘醇,因此又有 “白茶”、“龙须”、“云腴”、“风爪”、“雪芽”等美誉。然而双井茶最初时,罕为人知,它的声名大噪甚至成为朝廷贡茶,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功不可没。 黄庭坚的嗜茶一直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根据《宋稗类钞》的记载,当时的宰相富弼闻听黄庭坚才华横溢,诗文、书法样样精通,便很想与他会上一会。一日,机会终于来了,两人得以相见并相识。或许是受到黄庭坚其貌不扬的外表影响,宰相富弼在见到他之后对他...

    2017-08-31 16:11:03
    871
  • 茶艺华夏文化之国粹

    陈香白说茶道有‘七义一心’,茶艺是其七义理之一。 茶艺是茶道这一普遍概念下属的子概念,它是指在茶事活动中的以茶叶为中心的全部操作形式的总称。可以把茶艺概括为“茶道的表现方法;可以把茶艺限制为“工夫茶艺”或是“绿茶茶艺”等等。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就形式而言,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品茶、先要择,讲究壶与杯的古朴雅致,或是豪华庄贵。另外,品茶还要讲究人品,环境的协调,文人雅...

    2017-08-31 12:17:43
    824
  • 老舍莫斯科饮茶遇尴尬

    《茶馆》是现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优秀话剧,全剧围绕北京裕泰大茶馆的兴衰过程,以茶馆为场地,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特殊社会背景下的老北京风貌,并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实,茶馆在我国茶文化史上由来已久,只是名称有所不同而已。在我国古代的茶馆有茶邸、茶寮、茶楼、茶坊、茶铺、茶肆、茶社、茶舍、茶店、茶亭和茶室等各种名称。在18世纪初才真正开设茶馆饮茶,各地茶馆发展迅速。至清代时,茶馆文化已经成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一种传统文化。 然而,对于茶馆文化却一直很少有人阀津,老舍的贡献之大就在于他抓住了“茶馆”这一...

    2017-08-31 08:24:23
    699
  • 花下吃茶

    花下吃茶 ◎ 黄晔(宜昌) 吃茶,是雅事。 雅事自然要在雅致的环境里做。比如一些古装影视剧里面,屋外风雪飘飘,屋内炉火煮茶,一把木勺舀起的茶汤,醇香浓厚暖到心底。我不禁多次感慨:“看人家多雅,围炉煮茶,款款吃茶。” 明代以前,人们习惯“煮茶”,吃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谈到煮的要求:“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边缘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以上老水,不可食也。”明代以后,开始直接用开水泡茶,才有“喝茶”一说。我有点小矫情,以为喝不如吃雅致,比如喝酒与吃酒,意境大不相同,那就还是说吃茶吧。 喜欢茶艺表演之外的纯粹吃茶。有一年在泉州,遇见一个旅...

    2017-08-31 04:31:03
    736
  • 茶艺冲泡要领及知识点

    茶艺冲泡要领:神、美、质、匀、巧。 1.“神”是艺的生命 “神”指茶艺的精神内涵,是茶艺的生命,是贯穿于整个沏泡过程中的连结线。从沏泡者的脸部所显露的神态、光彩、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等,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境界,对他人的感应力也就不同,它反映了沏泡者对茶道精神的领悟程度。能否成为一名茶艺高手,“神”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2.“美”是艺的核心 茶的沏泡艺术之美表现为仪表美与心灵美。仪表是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 姿态、风度等;心灵是指沏泡者的内心、精神、思想等,在整个泡茶过程通过沏泡者的设计、...

    2017-08-31 00:37:43
    682
  • 茶艺品饮分三步:观色、闻香、品味

    一般来说,茶汤品饮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观色,二是闻香,三是品味。 1、观色 观色主要是观察茶汤的颜色和茶叶的形态。冲泡后,茶叶几乎恢复到自然状态,汤色也由浅转深,晶莹澄清。各类茶叶,各具特色,即使同类茶叶也有不同的颜色。 茶叶的形状,也是干差万别,各有风致,特别是一些名优绿茶,嫩度高,加工考究,芽叶成朵,在碧绿的茶汤中徐徐伸展,亭亭玉立,婀娜多姿,令人赏心悦目。有的芽头肥壮,芽叶在水中上下浮沉,最后簇立于杯底,犹如枪戟林立,使人好像回到茶林之中,重沐茶乡春光。 2、闻香 观色之后,就要嗅闻茶汤散发出来的香气,如图6-10所示。好茶的香气自然、纯真,闻之沁...

    2017-08-30 20:44:23
    635
  • 第19届徐公三情茶会暨收徒仪式隆重开启

    11月9日,第19届徐公“亲情、友情、茶情”三情茶会暨收徒仪式在棕榈泉费尔蒙大酒店隆重举行。一年一度的三情茶会如约而至,身为著名茶文化专家,一心研制好花茶的徐公,近年来又一次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就。 自荣获2015年全国茉莉花茶制茶工艺传承杰出人物称号后,于今年6月再获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颁发认定的"国茶工匠·人物推选"第二批花茶类制茶大师称号。 中国花茶大师 潜心窨制数十年 明代大才子徐渭好茶,著有名篇《煎茶七类》,被无数人奉为经典。徐渭后人徐公——徐金华,得前人传承同样好茶,潜心制茶至今已有50多年,圈中友人送雅号“西蜀茶仙”。 ...

    2017-08-30 16:51:03
    670
  • 从苏轼茶诗看北宋茶文化

    北宋是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北宋文人热衷于品饮,精研于茶艺,以茶会友,茶意人生成为北宋文人理想的生存范式,他们是宋代茶文化的推广者和传播者。 作为北宋文人的代表,苏轼曾坦言“身行万里半天下”,对各地茶品茶艺及茶俗极为熟悉,在日常生活中,更是终日茶不离手。作为一名茶人雅客,苏轼不仅喜爱喝茶,更善于品茶、煎茶、斗茶,并诉诸文字,为后世留下了近百篇与茶有关的诗文。通过这些诗文,我们可以以小见大,梦回大宋,感受千年前的北宋茶文化。 一、北宋茶品 北宋茶名品众多,经常被苏轼提及的有“建溪茶”、“焦坑茶”等,其中,苏轼尤为推崇“建溪茶”,他的名句...

    2017-08-30 12:57:43
    715
  • 人有多谦卑,就有多高贵

    有诗云:“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风水轮流转,世事难预料。曾经看不起的人,可能一朝得志,飞上枝头变凤凰;曾经嘲笑的人,可能平步青云,得财又得势。 林清玄说:“唯有谦卑,才配得上你过人的智慧。”人生一世,谁也不用看不起谁,而是应当怀揣一颗谦卑之心。唯有谦卑地低下头,不断修行,方能自由行走四方。 做人,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曾国藩家书》中有一句话引人深思: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骄奢淫逸,是一个家败落的开始;而狂妄傲慢,是一个人衰败的开始。 音乐指挥家沃尔特·达姆罗施分享过一段亲身经历: 在沃尔特20多岁时...

    2017-08-30 09:04:23
    690
  • 布置茶席,真没你想的那么难

    茶席,对刚刚接触的人来说,是一个美且优雅的场景。对喜欢茶席却迟迟没动手去试的人来说,太难太难。且不说只是这一方小小的天地,就是眼前的这一桌都觉得无从下手。 其实,你只要把布置茶席的过程想象成吃饭前的饭桌布置,就没那么难了。 要布置好饭桌,先要确定席的性质,是私人的还是公开的。私人的,确定好吃饭的人数,摆好碗筷和菜,就足够了。 若是面向大众的有主题的活动,除了碗筷和菜跟活动主题契合之外,还要对整个活动空间做一个设计,桌椅、桌布、瓶花与活动主题协调,除此之外,还需要一些看起来有活动气氛的摆设,夜晚就需要彩灯,白天可以加些装饰性的彩带。 ...

    2017-08-30 05:11:03
    835
  • 茶道修持品饮而悟道

    为爱分享,为心情而喝茶,芸合昶心香茶事,为你驻留。 生活禅为赵州柏林禅寺净慧法师所提倡,是禅宗思想在现代生活条件下的具体应用。 它以佛所说教义为理论依据,默契人间佛教思想,强调了禅最精要的内容:在生活中体味禅悦,在禅悦中落实生活。 禅宗是汉传佛教最精要、最重要的部分,虽然其源头直指灵山一会,但其实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和人文精神,是完全“汉化”了的佛法。 禅宗强调“不立文字,直下承当”,“直下承当”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所以禅不离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禅就在生活应用之中,或者说,禅就是生活本身。 我们要求得解脱,要证悟到禅的境地,...

    2017-08-30 01:17:43
    819
  • 禅茶一味|青山依旧笑,一襟晚照

    豪情如云天,可拔山兮,长空醉落霞,歌不休兮。人生长路,总有豪情万丈时,无畏面前刀山火海,远峦叠嶂,只一心向前,雄关漫道,历千险,遍万劫,不过迈步从头越。豪情如晚照,虽近晚,却美绝,任风吹水皱,鸦叫枝头,孤影独行,正炊烟升起。青山如故,依旧笑江湖。一襟晚照,辉映英雄泪。 狭路相逢,往往勇者胜。怨憎会,从容者最如意。心无狰狞,即是豪情,一襟晚照,今宵梦轻。不为是非所桎梏,不因过往而纠结,惑时不困,悔时不恨。豪情如潮起潮落,不愁怨于己,不憎恶于人,磊落于天地江湖,行一处,从容一处,落寞无人懂,锋锐无伤,圆融不滑,如长空晚照,得意失意,俱入夜。 青山风雨,人间晚晴。豪情壮志,长空惊...

    2017-08-29 21:24:23
    840
  • 普洱茶道高手五境,高手是怎么炼成的?

    首先我不敢认高手,茶好茶坏我是分得明白的,特色山头也是大致分得出的,但你说真的像那些高手那样产自哪个茶区甚至哪个山头,什么季节茶拼配等细节,我就差点功力。(这个不是吹,引我入行的师傅是分得清清楚楚,我还没这样的功力)再玄幻些就是某些大师,真假我就不知道,一喝摇头晃脑,嗯,这个茶是采自东边向阳的茶树!什么方向的叶子都给他喝出来! 所以我们今天就说下普洱高手是怎么炼成的!首先总纲就是多喝多记多看,三多原则,多喝,无论什么技艺这个都是一定的,哪里有做菜的大师傅看书得来,厨房没下过几次;多记,就是要多思考,今天喝这个布朗茶特点怎么样纪录下来,最后汇聚...

    2017-08-29 17:31:03
    713
  • 禅茶︳春烟似梦,煮茶听雨

    春之美,说不尽。烟雨如梦,自在飞花,人间之柔情,俱在江南雨里。人面桃花相映,纸伞小桥回眸,劲风细步,江流脉语,一遇江南,俱化成温柔。人生无必处处较真,缓些脚步,慢下谈吐,前路不明则看一下风景,言语不洽就静静听风。莫为路远行偏径,不因是非变狰狞。细品烟雨春意,江南如梦,煮茶听雨。 茶与春最配。风缕缕,温和沁脾,水汨汨,洗尘洗心。闲来煮些茶,小茶余香,雾笼春江。江南雨,在江上,在窗前,在茶色,亦在婉婉青花笔墨浓淡之间。白墙黑瓦,枝头新绿,不觉烟雨处,渔歌四面起。人生诸事,如梦亦如幻,梦时繁华流水,醒来风清如故,名利本空,执着则重。应如雾笼,天地轻柔。 雨声轻,雾迷离。...

    2017-08-29 13:37:43
    841
  • 真正的茶道存在于中国而非日本,这是真的吗?

    长久而尴尬的问题:何为中国茶道 百年以来,在中国茶文化界,最大的误解与误读之一,就是关于茶道,尤其是日本茶道。本文试图以尽可能简洁的论述来澄清这一百年迷雾。 和敬清寂,这是日本的茶道精神。我们一接触茶道,就会了解到这一点。 既然“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精神,那么我们中国的茶道精神又是什么呢?结果,我们尴尬的发现,中国似乎没有明确的茶道精神。 茶圣陆羽在最古老的茶学专著《茶经》里谈到,茶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关于茶和道的关系的表述,似乎就这一句。于是,我们把精行俭德初步的确定为我们中国的茶道精神。但是,这也始终存在各种争议。陆羽其...

    2017-08-29 09:44:23
    648
  • 茶中的11种智慧,你懂了几种?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这里有十则茶中的智慧,想要“寄与爱茶人”。如果你不是爱茶之人,不妨也来看看,因为这世界上的智慧,多半是相通的。多一分留意,就多一分清明。 关于朋友 朋友不在量,而在于质量。有些朋友,没有酒的浓烈,只有茶的淡雅。在你得意时,逆耳忠言,在你失意时,排忧解难。 关于生活 茶有两种,一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一种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茶可以是你干热口渴时的及时水,一大口下肚。茶也可以是你细品赏心的慢生活,一小口啜饮,品闲庭花落,尝云淡风轻。 关于心境 每一次品茶,是...

    2017-08-29 05:51:03
    853
  • 千利休:茶道七条法

    正宗龙井新茶,杭州西湖龙井村原产地臻品。古法焙制,天然高香! 茶道,是中国宋代兴盛的末茶点茶游戏,在镰仓时代(1185~1333)传到日本,并逐渐本土化,到了室町时代中期,足利幕府将军义政的时代,一休禅师的弟子村田珠光在修业期间,悟出了佛法诸像也可从日常茶饭中的茶汤作法中求得,参悟茶禅一味。将茶汤改为“茶之汤”,是日本茶道的开始。 茶汤之道,从此作为一种日常生活艺术,也是一种礼节与社交规范,直接影响了中世以后日本的文化与文明。 与父母一起来日本体验一下日本茶道文化吧,相信是一个不错的体验哦~ 茶道千家 千家(せんけ)是以千利休为流祖的茶道流派。在...

    2017-08-29 01:57:43
    849
  • 禅茶一味|不留昨日之非,不执今日之是

    昨日之日,如风随尘,起时空濛一片,静时澄静浑然。缘生种种,难免是非,于心生忧恼,于理生纠缠,常因昨日之非而惑,又被今日之是牵绊。是非者,由缘生,由心造,万物皆有起伏无定,如风雨来,如尘埃乱,无常相随,一时得,一时失,得则喜所有,失则怨无常。心在原处,却经纠结起伏,以为沧海桑田故。 今日之是,易生心执。执于一时之所得,以为恒有,妄于一时之失,以为永堕。人生不应生执妄,执于一处之花开,错当繁花当通途,前行遇荆棘,转头寻旧路,妄于一处之荒芜,错把天地当寒境,四处碰头,不知光明在身畔。清风来,只管舒心极目,骤雨至,无非小亭遮避。不执不留,是非如尘起落。 不生明日忧,不为昨日愁...

    2017-08-28 22:04:23
    789
  • 茶道养生修身心

    说起茶,你是会想起“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的寂寥,还是“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的豁达。但是今天我们不谈诗人的壮志情仇,来谈谈茶道养生。说到茶懂,养生也懂,但是茶道养生又是养什么呢? 饮茶养心 心为身体之本,所以养生以养心为重,而养心要使自己拥有一个好的心态,饮茶能静心。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饮一杯茶,既得半日休闲,又能修心养性,何乐而不为呢? 饮茶养志 “志”在中医里指人的情绪,五志指人的喜、怒、忧、思、怨,中医认为不同的情绪变化会对脏腑产生不同的影响,夏季即将迎来三伏天,随着气温的升高,人的心情也会变得浮躁,易怒,而饮茶能够使得我...

    2017-08-28 18:11:03
    830
  • 禅茶︳心若简单,无生烦恼

    一生过半,回头看看,昨日已远,往事如云烟。曾经一些事一些人,当时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而今日越过时空,越过风尘,当时以为过不去的坎,也不过是琐碎烦恼和不如意罢了。当时百转千回,不如心与竹俱空。 时光悄悄地流,岁月静静地走,软风过指,片叶不沾。世间千万事,尽力达命即可。年华渐渐散去,青春开始荒芜,那又如何?当垂垂暮年,回首往昔,鲜衣怒马,年少轻狂,不曾负了青春便好。努力过后,问心无愧。 人心若简单,世间纷扰皆成空。心不空不满,眼不奢不贪。不染风尘,简单纯净,则万物皆美。尽人事知天命,无忧无怖,不谋其前,不虑其后,不恋当今,静心守志,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

    2017-08-28 14:17:43
    720
  • 禅茶一味|笑着面对,无忧无悔

    岂能事事如意,但求无愧于心,总有些事,无论如何尽意,终不能尽如人愿。譬如春雨,一恐久旱土生烟,一恐春阴咽管弦,心生纠结,唯恐此忧彼患。面对诸尘缘,不知身何所往,心何所住?此心无悔于是非,却颇忧于计较,红尘弱水,一人不过一瓢饮,繁华世界,坦途亦需经风雨。费心劳力,亦是等闲。 试着以笑面对,笑容天下事,纳百千愁。一己之愁,不过清风可解,赏花赏月,心自愉悦,彼众之愁,是非计较,利害亲疏,常使众惑,使人忧。笑于己身,不为他事忧恼,无愧于己,则无悔于行,笑于身外,迎向利害是非,化解困惑迷茫,不急不切,不牵不饶,自风雨凌乱,笑之如故,凭绯言绯语,从容不改。一己之力,无常之余,笑着面对,春...

    2017-08-28 10:24:23
    621
  • 禅茶︳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

    年生命本色,避免不了七情六欲,所以时常困顿迷局。得失之间,遍阅人情,备尝世味,打破造花之幻境,去除尘烟烦忧,识心照月,回归朴实天然,不饰雕琢,即见真空。心若无纷扰,风住尘香,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 心与竹俱空,栖心于淡泊而甘苦俱忘,喧闹之市井,清幽之山谷,不无二至。花谢花开春不管,来去自如皆是真。心安身暖,不惧四季轮常、恩怨是非,春来看花,夏来赏荷,秋来观月,冬来听雪,人间苦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 人生天地,沧海之一粟,电光火石间,百年繁华空似梦,太也匆匆,了无痕。红烛烧残,万念自然厌冷;黄梁梦破,一身亦似云浮。人生尽处,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天地玄黄...

    2017-08-28 06:31:03
    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