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茶事“比屋之饮”

唐朝茶事“比屋之饮”

比屋之饮说的是唐朝时期饮茶已经十分普遍,特别是在唐都长安几乎走进家家户户的意思。唐朝时期的经济发展日趋繁盛,文化昌明,社会处处生机,充满活力,这些有利条件为包括茶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茶圣陆羽就是生于这样一个繁荣的朝代,正如《茶经》中所说的“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

特别是唐朝中期以后,饮茶之风已经开始从皇宫、贵族、文人雅士阶层逐渐普及到社会中下阶层,特别是得到了普通百姓的欢迎。唐代开元年间(713~741),社会上茶道兴盛,饮茶之风大兴,有“穷日竞夜”“遂成风俗”且“流于塞外”等记载。史料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641)就曾把茶叶及茶籽随身带入吐蕃,饮茶使得以肉食为主的藏民获益良多。很快,饮茶习俗在西藏地区逐渐形成,发展到今日“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程度。

相关文章

  1. 唐朝茶文化特点
  2. 细说唐代的煎茶法
  3. 唐代煎茶法是什么
  4. 法门寺出土的唐代茶具
  5. 茶道中不可缺少的唐代文化
  6. 唐代茶具特点
  7. 唐代茶器 | 秘色瓷,神秘了千年的瓷色
  8. 古代茶宴兴于唐盛于宋历史文化
  9. 唐代的煮茶法并“微有声”称为一沸
  10. 唐代茶叶的种类有什么茶
  11. 陆羽认为用什么烧水最为合适?唐朝茶圣设计了哪些茶器?
  12. 唐代煮茶的步骤图解

本文地址:http://www.lzhh.net/tea/10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以及网友分享,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茶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茶网处理。

上一篇2017-09-28 05:17
下一篇 2017-09-28 16:57

相关文章